安徽衛視著名欄目《百家姓》全國尋根問祖——
淮南收藏家蘇正禮受邀做客
在“蘇姓”專場中與文化大家共談姓氏文化
說起“蘇”這個字,你會想到什么?是張繼在《楓橋夜泊》中所寫的“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還是“一門父子三詞客,天下文章四大家”中鼎鼎大名的“三蘇”?“蘇”既是地名,又是姓氏,那么,作為百家姓之一的“蘇姓”,你了解多少呢?11月28日晚,安徽衛視著名節目《百家姓》中特別推出了“蘇姓”專場,淮南民間收藏家蘇正禮作為“蘇姓”代表人物之一受邀參加,與名人大家共談姓氏文化。
《百家姓》尋根“蘇姓”代表人物
《百家姓》欄目是由安徽衛視精心打造的大型文化類季播原創節目,節目中邀請錢文忠、王立群等著名文化學者擔任評委嘉賓,解讀姓氏密碼,并邀請當期姓氏明星、名人擔當尋根隊長,帶隊尋根問祖,從全國尋找各個姓氏的代表人物。節目以通俗新穎并且具有互動性的方式傳達姓氏文化內涵,全方位展現百家姓在歷史演變過程中的家規家訓、家傳家教以及名人軼事等,旨在喚起中國人的家國情懷和文化共鳴,節目分為“家有一寶”、“家有一絕”、“家有英才”三個板塊。
據了解,蘇姓,起源于周武王時期的蘇國,在宋版《百家姓》中排行第42位。蘇姓的名人大家燦若星辰,數不勝數,縱橫家蘇秦、東漢冀州刺史蘇章、著名數學家蘇步青、更有唐宋八大家中的蘇洵、蘇軾與蘇轍。而在11月28日播出的“蘇姓”專場節目中,尋根隊長就將淮南民間收藏家蘇正禮請到現場,與文化學者一同探討“蘇姓”文化,并由蘇正禮展示自己的“家有一寶”。
清代珍藏“三百千”現場亮相
12月2日,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來到了淮南師范學院圖書館,在“百年教育”個人藏品展中,蘇正禮拿出了他珍藏的三本書,清代光緒年間的《三字經》、《百家姓》和《千字文》,而這三本書也被他帶到了節目現場,向全國觀眾進行了展示和介紹。
蘇正禮告訴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這三本書并稱為“三百千”,是父輩們小時候在私塾里開蒙學習時的必修課程之一,尤其是《百家姓》,它是我國流行最長,流傳最廣的一種蒙學教材。當時還有“熟悉《三字經》,可知天下事;識得《百家姓》,可曉百家情;學好《千字文》,明禮又能行”的說法。可以說,“三百千”將早期的識字教育、中國的歷史文化、以及人格修養的教育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言詞簡練,瑯瑯上口,成為中國古代幼兒的啟蒙讀物。因此從小時候開始,蘇正禮的心里就暗暗覺得,這三本書是寶貝,這是他后來立志要搜集“三百千”的重要原因。蘇正禮說道,這三本書是他輾轉上海、南京等多地,花了整整十五年的時間才搜集齊的。
在節目現場,著名文化學者錢文忠先生向大家介紹了蘇姓的姓氏起源,以及蘇正禮所收藏的這三本書的重要性。錢文忠表示,清朝時期的“三百千”是當時非常重要的蒙學課本,能夠搜集齊全很是難能可貴,甚至說道:“向你祝賀,向你致敬!”這讓蘇正禮十分自豪。
另一位文化學者王立群也在節目現場聊了“三百千”最早成書的經歷,書中的內容以及意義,并且戲稱,今年奧運會中流行起來的一句名言“洪荒之力”就是出自《千字文》的第一句:“天地玄黃,宇宙洪荒。”
與名家后裔同臺深感自豪
蘇正禮表示,在此之前他就了解過安徽衛視的《百家姓》節目,對節目中探討姓氏同宗同源的話題非常感興趣。他告訴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剛接到《百家姓》欄目組電話的時候,他感到非常詫異,也非常驚喜,沒想到自己竟然能夠作為“蘇姓”的代表人物登上節目現場,同錢文忠、王立群這樣的文化大家共同探討姓氏文化,并且向全國觀眾展示他的“收藏”。
在節目的錄制過程中,蘇正禮還有幸結識了另外兩位“蘇姓”代表人物,“一位叫蘇振武,是西漢民族英雄蘇武的后裔,六十三代孫,另一位叫蘇肇平,是北宋著名詞人蘇軾的三十代孫。”蘇正禮說道,“他們兩人的祖上都是有著杰出貢獻的名人名家,能夠跟他們同臺參加節目,我感到非常榮幸。”
參加完節目的蘇正禮十分感慨,“對蘇姓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也深深地了解到,每一個姓氏背后都有著源遠流長的文化背景和內涵。”蘇正禮表示,會在以后的時間里進一步了解其它的姓氏文化,“因為我覺得,這些都是非常寶貴的財富。”
圖一: 節目現場展示的“三百千”
圖二:蘇正禮在節目現場(圖片為視頻截圖)
(記者 付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