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区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国产一二三_久久久国产精品一区_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
|
|
|
|
|
|
|
|
|
 
首頁 > 文體新聞 > 英勇斗爭 國魂不死
q
 懷新平系列言論專欄
 以更高標準推進生態(tài)修復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業(yè)融資難
 營造直播帶貨良好生態(tài)
 重視城市發(fā)展新舊動能轉(zhuǎn)換
 讓“春申號”駛向更富文化認同的未
 跨越國界的“生命種子”,傳遞大愛
英勇斗爭 國魂不死
【字體: 】 發(fā)布時間:2016/11/14 10:48:39   【打印】【關(guān)閉】
  1、凡淮南日報社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quán)均屬淮南日報社所有,任何網(wǎng)站和媒體未經(jī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鏈接、轉(zhuǎn)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2、已獲授權(quán)的媒體、網(wǎng)站,在使用本網(wǎng)作品時必須注明“來源:淮南網(wǎng)”和作者名字;3、對違反以上兩條聲明的網(wǎng)站和媒體,淮南日報社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鮑士傳

張匯滔(1882-1920)字孟介,原名張維環(huán),安徽壽縣西鄉(xiāng)澗溝集張大郢孜人,是一個對中國近代民主革命時期做出過重大貢獻的歷史人物。

我和張匯滔都是淮河岸邊上的人,同鄉(xiāng)不同村,兩家居住相距僅三華里。幼時耳聞匯滔同滿清政府及反動軍閥斗爭的故事,但不能聞一知十。

張匯滔16歲就投筆從戎,認為“習文不如習劍”,誓言與八股決裂,投身軍營。他違背父親讓其來年考秀才的愿望。一天深夜,晨曦出現(xiàn),他吹滅油燈,悄然拉開房門,經(jīng)過幾天的風餐露宿,徒步來到安徽省省會安慶,考取了安慶武備學堂。他認為進了武備學堂,就是走上救國救民的道路。為此,他在兵營中苦練槍法,騎術(shù),加之又有兒時的扎實武術(shù)功底,各科成績出類拔萃,練了一身武藝。他在武備學堂練兵時,接觸了大批熱血青年。結(jié)識了陳獨秀、柏文蔚、熊成基、倪映典等,在學校組織“同學會”,結(jié)社盟誓,喚起民眾高舉義旗,準備武裝起義。張匯滔能言善辯,人際關(guān)系又好,許多中下級官兵在他的感召下紛紛加入“同學會”。但事與愿違,滿清政府,視革命青年為洪水猛獸,進行鎮(zhèn)壓,揚言要砍下學生人頭來示眾。

晚清政府對革命青年進行殘酷鎮(zhèn)壓,但對帝國主義列強屈膝投降。1900年八國聯(lián)軍入侵,要瓜分中國,腐敗的清政府對帝國主義列強割地、賠款,慈禧西逃。張匯滔極其憤慨,約張勁夫、柏文蔚等在安慶三祖寺20號楊氏公館等地進行演講,張匯滔大聲疾呼:“這國是國人共有的國,并不是皇帝一人私有的國”,“我們要民主,要自由,不能當亡國奴”。壽州有二十多人,在武備學堂參加集會。

1903年5月17日,陳獨秀為首在安慶“藏書樓”,組織成立《安徽愛國會》發(fā)表著名的愛國演說,張匯滔代表武備學堂學友在會上響應陳獨秀的主張,振臂高呼:要革命,打倒晚清政府。演講進入高潮,熱血沸騰,天空烏云滾滾,電閃雷鳴,下著傾盆大雨,同學們在雨中,分不清是淚水還是雨水。安徽巡撫衙門得知學生參會演講的消息,視為洪水猛獸,如臨大敵,惶恐不安。列出名單,要分頭捉拿革命分子,張匯滔名在其中。幸得安徽統(tǒng)領(lǐng)韓大武的文案吳汝澄連夜報信,陳獨秀、張匯滔等免遭迫害,輾轉(zhuǎn)潛往上海。

革命的烈火是撲不滅的,封藏書樓,封不了革命青年要革命的心。清政府日落西山,茍延殘喘,對學生鎮(zhèn)壓,更加激發(fā)了愛國青年的反抗,張匯滔同黃興、宋教仁、陳天華在長沙成立了“華興會”,蔡元培在上海成立了“光復會”,安徽有幾百名新兵參加。陳獨秀、柏文蔚、石德寬等人也投入其間進行戰(zhàn)斗,并建立了“淮上健者”,創(chuàng)辦《安徽俗語報》。以壽州為中心,革命隊伍迅速壯大,兩江總督端方對革命青年的活動,視如天敵,布下天羅地網(wǎng)緝拿張匯滔,聲稱要把皖軍“亂黨”全部捉拿歸案。

1905年,張匯滔為了尋覓新的革命道路,東渡扶桑,留學日本,在東渡的途中,張匯滔、孫毓筠、程恩普、管鵬四人,誓言不愿當滿清的臣民,要當反清之士,推翻滿清政府。“復我漢族,救吾中國”,張匯滔帶頭,四人剪掉長辮子,拋入東海。匯滔到日本后,考取東京警監(jiān)學校。此時,他除聯(lián)絡壽州的留學生外,還與黃興、宋教仁、秋瑾、廖仲愷有廣泛的接觸。民主革命的思潮對他有極大的影響,思想有了飛躍,由愛國轉(zhuǎn)變要革命。

1905年8月20日,孫中山在日本成立“中國同盟會”,張匯滔首批加入同盟會,并擔任同盟會江淮分會副會長,實現(xiàn)他的人生定位,開始跨入革命家的行列。1906年張匯滔受孫中山的派遣,于1907年1月19日潛回國內(nèi),繼續(xù)開展革命活動。張匯滔回國后,密謀策劃,聯(lián)絡孫毓筠、柏文蔚等人在南京刺殺兩江總督端方未果,后來又秘密潛回壽州成立“信義會”,于1908年趁壽州四頂山廟會之機進行起義。同年在安徽組織新軍馬炮營起義,1909年又組織了壽州農(nóng)會活動,到1910年張匯滔先后在浙江、安徽、河北、河南等地發(fā)動群眾開展一系列的革命活動。到1911年3月張匯滔組織97人參加黃花崗之戰(zhàn),孫中山推選他為淮上軍總司令,率3萬淮軍同清軍殊死搏斗,東征西殺,先后光復蚌埠、懷遠、鳳陽、潁州等23個州縣。在激戰(zhàn)中,淮上軍傷亡慘重,張匯滔本家及親屬犧牲57人。1913年,反動軍閥帶兵攻陷壽州,密尋張匯滔家的祖居,抄家封門,扒掉祖墳,掘墓棄骨。

張匯滔忍痛告別妻子、親友,以堅定的步伐走上革命的道路,當年參加了孫中山先生組建的中華革命黨,中山先生委任其經(jīng)營上海軍事,并負責沿江七省黨務。匯滔在江淮流域同反動軍閥英勇斗爭,為安徽獨立,為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統(tǒng)治,都做出了重大的貢獻。在此期間,宋教仁被袁世凱殺害,張匯滔積極參加反袁的斗爭,參加二次革命等一系列革命活動,給予反動軍閥袁世凱嚴重的打擊。但反動軍閥的勢力暫時強大,中華革命黨的革命處于低潮,中山先生又委任張匯滔在東京、上海、皖江一帶繼續(xù)進行革命活動,并任命張匯滔為中華革命安徽支部,中華革命江北皖北司令長官,1917年張匯滔隨中山先生南下廣州,成立中華民國護法軍政府,次年張匯滔任中華民國大元帥府參軍。

1920年1月29日晚,張匯滔懷揣親自起草的沿江七省治理黨務、軍政的手稿,星夜徒步到孫中山、管鵬、廖仲愷等處參加商討國家大計的會議。在漆黑的夜晚,當張匯滔途經(jīng)法租界時,槍聲巨響,被反動的軍閥刺客暗殺,身中四槍,經(jīng)廣慈醫(yī)院救治,因傷勢過重,于1月31日上午卒死于廣慈醫(yī)院,年僅38歲。孫中山對張匯滔去世,悲不自勝,泣不可抑,于白絲絹上揮毫題寫張匯滔挽聯(lián):“孟介同志千古,國魂不死”。

辛亥革命志士張匯滔早年追隨孫中山,奔赴海內(nèi)外,同晚清政府及反動軍閥英勇的斗爭,流血犧牲,是江淮一代英雄,是民主革命的先驅(qū),是孫中山先生的得力助手,忠誠的戰(zhàn)友。我們不能忘記這段歷史,更不能忘記張匯滔是一位對中國近代革命做出過重大貢獻的歷史人物。


(責編:湯寧  初審:孫繼奎  終審:沈國冰)

|
|
|
|
|
|
|
|
|

皖I(lǐng)CP備07008621號-2 皖網(wǎng)宣備3412015007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4120190007號 
主辦:淮南日報社 版權(quán)所有:淮南網(wǎng)
如果你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與我們聯(lián)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quán)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quán)范圍內(nèi)使用,并注明"來源:淮南網(wǎng)"。
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guān)法律責任。 感謝您對淮南網(wǎng)的支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环江| 桃园市| 安徽省| 宣恩县| 苏尼特左旗| 南昌县| 龙胜| 揭西县| 叙永县| 靖西县| 盱眙县| 多伦县| 巴青县| 乐安县| 渭南市| 武城县| 房产| 建始县| 谷城县| 清河县| 东海县| 邻水| 九龙城区| 南木林县| 专栏| 德阳市| 新乡县| 沙坪坝区| 山阳县| 宜君县| 林州市| 寻乌县| 莲花县| 寿阳县| 临漳县| 扶绥县| 祁东县| 南汇区| 平泉县| 如东县| 岚皋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