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德義
孩子十歲那年夏天,他媽在河邊洗衣服,被敵人飛機扔下的炸彈炸死了。他從心里恨死了敵人。孩子特別喜歡紅軍,希望紅軍早點給自己報仇。孩子的大(方言父親)后來也參加了紅軍,不是正規(guī)軍,是民兵游擊隊。
平常的時候,孩子都是和奶奶一起在家過。孩子天天盼望他大回家來。大回來的時候,他就特別開心。因為他大會給他做許多好玩的東西。孩子最喜歡在高粱收獲的時候,大給他做的弓箭和槍。都是用高粱的秸和莛子做的。孩子拿著它們和小伙伴一起玩打仗的游戲,頭上戴著柳條編成的帽子,真的和紅軍戰(zhàn)士一樣威武,他為此很是自豪。
那天,孩子和伙伴玩游戲回來,看到他大正在院子里忙。他大選取了很多挺直的高粱秸,截取四指長的一段一段。孩子問:“俺大,你弄這些干什么?”大和藹地笑:“你猜一猜呀!焙⒆诱0驼0脱劬,想了想說:“嗯,是給我做的子彈吧?”大哈哈大笑:“好兒子,真聰明!是做子彈。不過,這些不是給你的。”孩子抬頭看了看大的臉,很不解:“那是給誰的?”他實在想不出來,大除了對自己,還會對誰這么好。
大把做好的的“子彈”往他自己那顯得干癟的子彈袋里裝,不一會兒,別在腰圍上就鼓彭彭的。孩子笑了:“啊,原來是這么回事!”他大把食指放在嘴上,“噓”了一下,孩子停住叫。他小聲問大:“你們這不是騙人嗎?”大說:“孩子,我們隊長說這叫斗爭策略。”孩子似懂非懂點了點頭。他大接著說:“這鼓鼓的子彈袋,讓大家伙看了很安心,讓白狗子和地主老財們看了很害怕。明白了嗎?”孩子使勁地點了點頭。
大又一次回家的時候,跟奶奶和孩子說,他這一次要和大部隊一起出遠門了,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回來。奶奶拉起褂襟子擦擦眼睛說,你放心跟著隊伍走吧。大又叮囑孩子,大走了之后,不要在外面玩那些弓箭和槍,要玩只能自己在家悄悄地玩玩。孩子鄭重其事地點頭答應(yīng)。
大要走了,奶奶和孩子去送他。大說:“俺媽,你們別來了。我們的隊伍越來越多,白狗子長不了啦。我們北上去打小鬼子,小鬼子也長不了啦!我很快就回來了。”孩子牢記著大臨走時說的話,因為他腰間那飽滿的子彈袋給了孩子百倍的信心。
后來,聽說打跑了日本鬼子,又打老蔣了?墒,孩子一直沒有盼到他大回家來。多年后的一天,解放軍的部隊開進村子,連部住進他家院子的時候,孩子已經(jīng)是一個大小伙子。解放軍帶著很多他沒有見過的武器。那個當(dāng)通訊員的小戰(zhàn)士比他的個頭還矮小好多呢。他問通訊員:“紅軍什么時候回來?”小戰(zhàn)士說,我們就是以前的八路軍、新四軍,八路軍、新四軍就是以前的紅軍。他趁小戰(zhàn)士擦拭槍的時候,摸摸子彈袋,硬邦邦的。他問:“你這里邊都是子彈嗎?”小戰(zhàn)士不高興地說:“不是子彈是什么?打仗還能騙人呀?”可他非要看看才相信,小戰(zhàn)士不給他看。兩個人就爭執(zhí)起來。
連長走過來問明了原委,他用力拍了拍了拍孩子的肩膀,好久沒有說話。
部隊開拔的時候,孩子成了光榮的小戰(zhàn)士。他驕傲地挺起胸脯,對白發(fā)蒼蒼的奶奶說:“奶奶,我們就是以前的紅軍,我和俺大一樣,也是一名紅軍戰(zhàn)士了。我們會打好多勝仗,我很快就會回來的。”說著,他左手攥緊鋼槍,右手使勁拍了拍腰間飽滿的子彈袋。他看到,奶奶的鶴發(fā)童顏在初生的陽光照耀下,綻開了喜悅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