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聽朋友說起大通國力鴕鳥觀賞園,初聞這個名字,我想這應該是一個飼養鴕鳥的地方。不久前,我應朋友之邀,一同前往鴕鳥觀賞園游玩。觀賞之余,我覺得這里更像是一個生態農業觀光園。

既然以鴕鳥觀光園命名,鴕鳥當仁不讓是主角。來到鴕鳥飼養區,碰巧飼養員正在給鴕鳥喂食。朋友問我,你知道鴕鳥愛吃什么嗎?仔細一下,發現是空心菜。飼養員告訴我們,空心菜是鴕鳥的最愛,園區種植了很多空心菜。飼養員一邊說,一邊拿起一大把空心菜,把手放在空中,立刻吸引了幾只鴕鳥。看到鴕鳥們爭先恐后的樣子,我也來了興致,隨手抓起一大把空心菜,很快吸引了一群鴕鳥。

因為是第一次如此近距離接觸鴕鳥,我用心地觀察著它們,并用手機拍下了許多可愛的照片。細長細長的脖子,細高細高的雙腿,扁長扁長的嘴巴,還有肥碩的身體,看起來有點嚇人,實際上卻很溫柔。在飼養員的示范下,我和朋友輕輕地撫摸著鴕鳥的頭部,親身體會到它們的溫順。據介紹,這里有鴕鳥共計300多只,鴕鳥成長很快,一般來說,一個月就能長到1米多高,一年能長到2米多高。鴕鳥渾身是寶,肉可食用,富有營養;羽毛可放到服飾上,是很好的裝飾材料;鴕鳥皮價格不菲,可做成皮帶等高檔工藝品;鴕鳥蛋味道鮮美,蛋殼可做成工藝品,極具收藏價值。

鴕鳥觀賞園,嚴格意義上說是農業生態園。眼下已是深秋時節,在園區已看不到碩果飄香的場景,但園區的標識牌告訴我們,這里種植了很多水果,如梨子、提子、葡萄、櫻桃、火龍果、李子、蟠桃等10多個品種的水果。

走著,看著,說著。很快時間已至中午,我和朋友一道來到園區內的農家樂餐廳。只見大廳中央,三只鴕鳥標本栩栩如生,旁邊鴕鳥蛋殼做成的工藝品吸引了眾多游客。午餐,大白菜、蘿卜等季節性蔬菜,成為餐桌上的最愛。在品嘗了地道的農家美食之后,我們踏上了返程。
(作者 朱慶磊 攝影 陳彬)
小貼士:
吃什么:鴕鳥肉、紅燒土雞、老鴨湯等特色飲食。
玩什么:農家菜采摘和農耕體驗,讓游客流連于田園之中。
怎么去:市區乘24路公交車至終點站;或乘G2路公交車至新206國道;若自駕,沿洞山東路行駛,轉新206國道,注意觀看標志牌,即可到達。
若自駕,先至楊公鎮,再往孫廟鄉方向行駛,參考旅游景區指示牌,便可到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