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節”不屬于公眾假期,這似乎是在鞭策每一名記者,不是在采訪,就是在采訪的路上……
采訪、寫稿、編輯早已成為新聞工作者的工作和生活的常態。而在這常態中,有無數難忘的回憶留存在我的心中,就像一道道深深的烙印,見證著我的成長,見證著我的進步。其中最難忘的一次,便是2015年9月22日,我隨同市治超辦來到206國道淮南與蚌埠交界處,采訪聯合治超執法行動。
那天晚上下著大雨,剛到現場,我就看到許多執法人員的帽子和衣服都被雨水淋濕了,大約十幾分鐘,執法人員成功截獲4輛超限超載的貨車。到了晚上11時32分時,在上窯石料廠附近的一個岔路口上,執法人員攔查一輛貨車,可是,駕駛員死活不開車門,在駕駛室不停地打手機,幾分鐘后,有三輛小轎車和一輛小貨車開了過來,從汽車上下來十多名男子,他們有的拿著棍棒,有的拎著半截磚頭或石塊,慢慢地圍了過來,眼看著場面要失控,幸虧遠處傳來一陣陣的警笛聲,這伙人嚇得趕緊駕車逃跑。
原來,有一名執法人員看見駕駛員在駕駛室不停地打電話,憑著多年的執法經驗,知道對方在喊人,想仗著自己是本地人,以人多勢眾來干擾執法。這名執法人員見狀,也迅速通知特警趕來增援。
治超執法行動一直到凌晨1時20分才結束,當我結束采訪回家時,這才知道執法人員頭天的晚飯還沒有顧上吃呢。
通過這次的采訪活動,我深深地感受到,一些戰斗在一線的執法人員,他們的工作如此的辛苦,具有很大的風險,可他們沒有一句怨言。如果沒有深入到一線采訪,我也永遠體會不到,他們那一份艱苦和危險。
(冉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