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晚,安徽省歌舞劇院內近百名合肥觀眾奔向舞臺,爭著與謝幕的演員舉手“拉鉤”。他們以難以抑制的熱情,表達自己對剛剛上演的由淮南藝術劇院主創的童話音樂劇《拉鉤上吊,一百年不許變》的喜愛。據悉,這是該劇作為第十一屆安徽省藝術節優秀劇目、第三屆安徽文化惠民消費季·好戲大家看參演節目,首次走出淮南來到省城演出。
正能量串起音樂童話
據悉,《拉鉤上吊,一百年不許變》是由淮南藝術劇院全力打造的童話音樂劇,該劇原名《花嘟嘟與小百靈》,劇情主要講述:很久以前,有一片美麗的大森林。大森林里住著一群唱歌唱得特別好聽的百靈鳥及一群快樂、善良、愛跳舞的花嘟嘟,他們把大森林當成自己的幸福家園,并與森林的動物們和睦相處。但是在森林的另一邊住著一群小木頭王,他們終日以打獵伐木為生。多少年來,小木頭王們一直窺視、垂涎著這片美麗的大森林,有一天小木頭王突然闖進大森林,于是樹木被砍伐了,青山被燒毀了,洪水泛濫了,森林遭殃了。為了保護森林,小百靈、花嘟嘟和其他的動物們與小木頭王發生了戰爭,并導致百靈姐姐的死亡。后來在植樹造林的環保作用下,百靈姐姐死而復生,動人的故事促使森林的動物們學會了寬容,木頭王們學會了放下仇恨,大家“拉鉤上吊”達成協議成為永遠的朋友,大森林重新恢復了繁榮與和平。淮南藝術劇院副院長吳長龍告訴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該劇充滿著正能量,潛移默化地宣傳了“環保”與“和平”兩大主題。國慶假期期間,合肥推出300張該劇門票,不到一天時間就被搶購一空。
汗水澆灌如幻劇情
吳長龍介紹說:“為了使劇中角色與舞臺、音樂、燈光等充分融合,創造出亦真亦幻的童話效果。10月7日,淮南藝術劇院安排工作人員提前趕到安徽省歌舞劇院對舞臺進行布置,對燈光、音效等進行調試。”10月9日早晨6時許,40多名淮南藝術劇院的演員便乘坐大巴車從淮南趕往合肥,在大巴車上,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看到,超過一半的演員發車后不久,便在車上睡著了。一位睡醒后的演員告訴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這部劇他們雖然已經演過了幾十場,但走出淮南還是第一次,為了充分地將角色演到位,他們中的很多人頭天晚上熬到深夜還在揣摩舞臺細節,加之早晨起床又早,所以大家十分困乏。上午8時20分許大巴車抵達合肥市黃山路旁的安徽省歌舞劇院,演員們顧不上休息,馬上進場排練,汗流浹背直至中午12時許。午飯過后,演員們再次返回安徽省歌舞劇院,又進行了半天的細節打磨。劇中百靈姐姐的表演者李景伊說:這部劇劇情緊湊,童話色彩濃郁,要求演員的舞臺動作豐富多變、富有感染力,為了達到這一效果,日常他們對舞臺上的每一個動作細節都進行了反復的打磨,這次來合肥演出,大家加倍排練,目的就是要給合肥的觀眾們貢獻一場經久難忘的淮南作品。
散場后觀眾久久不愿離開
當晚7時左右合肥的觀眾們帶著期待開始陸續入場,7時40分《拉鉤上吊,一百年不許變》正式開演。隨著劇情的推進,觀眾們的情緒開始了一次過山車似的交匯轉變,掌聲、歡呼聲、唏噓聲、笑聲不時從坐席上傳出,當表演結束,演員集體謝幕時,坐席上無論是成年人還是少年兒童全都沸騰了,大家奔向舞臺搶著與演員們合影、“拉鉤”,夸贊演員們的精彩表演,久久不愿離開。10分鐘后,在現場工作人員的再三勸導下,熱情的合肥觀眾才一步三回頭走下舞臺,依依不舍地與演員們道別。就讀四年級的合肥小觀眾劉響如愿和“花嘟嘟”合影后,拉著他媽媽的手高興地說:“這是我看過的最好看的節目,以前我沒有看過這樣的表演,我感覺就像在看3D動畫片一樣,太精彩了。” 另一位不斷拿出手機拍錄表演的合肥觀眾李女士評價說:“這是我看過的最有誠意,細節雕琢最完美的舞臺劇之一,如果該劇還來合肥演出,我一定推薦親戚朋友們過來觀看。”合肥觀眾的熱情也感染著淮南藝術劇院的演職人員,大家表示:觀眾的滿意是給他們最大的鼓勵,今后他們將努力創作、編排更多的優秀節目,推出淮南、推向全國。
圖一:精彩的演出現場
圖二:出結束后合肥觀眾爭相登臺與演員合影留念
(記者 蘇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