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家集 顧正龍
還沒有上小學,我就開始跟著奶奶到地里放牛了。奶奶牽著老黃牛在前面緩緩地走,我拽著小黃牛的韁繩跟在后面,一去就是半天。
那時的田地里,樹木極少,大多數時間我和奶奶都是暴曬在太陽底下,身上的衣服走著走著就濕透了。我索性將汗衫脫了搭在樹枝上,不一會兒就干了,奶奶要我趕緊穿上,說不然就會被毒辣的日頭曬掉一層皮,我便乖乖地穿上,沒過多久又濕透了。奶奶頭上圍了個白毛巾,沒過一會兒就擦擦額頭的汗。
牛經過一夜的反芻,早已腹內空空,看見綠草,都會大口大口地猛吃,嚼也不嚼就往肚里吞。等吃上兩個小時左右,牛也就吃得七八分飽,凹下去的肚子也慢慢地鼓起來,它就不像先前那樣趕著吃了。而是時而抬一下頭,伸伸脖子,晃晃腦袋,時而選上一口鮮草慢慢咀嚼,偶爾還會抬頭“嗷嗷”叫幾聲。
沿著路埂放牛,這時的牛大多時候是老老實實地吃著青草,偶爾瞅你一不注意,大嘴一張便吃了一口莊稼。有經驗的奶奶猛地一抖韁繩,牛因為受力鼻子疼便不敢再吃莊稼,我跟在后面,碰到類似情況也如法炮制。
有時會到湖里放牛,家鄉的湖里長滿了粉嫩的荷花,也布滿水草,微風輕拂,滿是荷香襲來。奶奶將手中的韁繩放長,牛便自由地潛入水中暢快地吃著水草,我則摘一片荷葉先遞給奶奶做遮陽的帽子,然后自己再摘一片頂在頭上,騎著牛在湖里穿梭。湖水并不深,牛又有了水的滋潤,吃起草來也格外香。
因為天氣炎熱,牛除了吃草,也要再補充些水分,這便要牽牛飲水了。輕輕地將牛牽至水邊,有時它竟不能會過意來,我便雙手抓住牛角,牛就順從地低下頭來,開始喝水。牛喝水時,耳朵會一動一動的,尾巴同時在趕著趴上來的蚊蠅。
碰上天氣晴朗時,又是在平坦的路上放牛,我便帶著一本書來看。牛靜靜地吃著草,奶奶幫我照看著那頭小黃牛,我很快地就沉浸在暖暖的書香里。那時的暑假,看著別的小伙伴們不用頂著日頭下地放牛,我打心眼里有些羨慕,羨慕他們可以成群結隊地下塘捉魚、摸蝦、游泳,可以拿著彈弓打鳥,提著細長竹竿粘知了,但看著父母親辛苦地干著農活,心里轉念一想:不是可以幫著他們減輕些負擔嗎?便不再覺得是一種累。
傍晚時分,夕陽緩緩落山,我愜意地騎在牛背上,邊走邊唱:“走在鄉間的小路上,暮歸的老牛是我同伴,藍天配朵夕陽在胸膛,繽紛的云彩是晚霞的衣裳……”,有時候,有些事,你把它當成一件樂趣來完成,整個身心都是舒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