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浩繁紛雜,字里行間處處是史。最近,從《南史》的《梁元帝諸子傳》和《王琳傳》中發現,殘梁皇帝蕭莊曾建都壽陽。壽陽即秦時初置的壽春縣,東晉時因避簡文帝生母鄭阿春諱而改名壽陽。
殘梁諸帝與蕭莊
南朝蕭梁太清二年(公元548年)八月爆發侯景之亂,年底兵陷建康,次年五月梁武帝餓死臺城。這時蕭梁王朝實際已經瓦解,至南陳代梁不到十年時間,包括侯景旋立旋廢、諸侯擁立或宗室自立的蕭姓皇帝多達九位,而正史承認的只有簡文帝蕭綱,都建康,在位兩年;梁元帝蕭繹,都江陵,在位兩年;梁敬帝蕭方智,都建康,在位三年。其他則有侯景擁立的西魏臨賀王蕭正德,都建康,在位一年;豫章王蕭棟,都建康,在位三個月。西魏擁立的傀儡皇帝后梁宣帝蕭詧,都江陵,在位八年,北齊擁立的傀儡皇帝貞陽侯蕭淵明,都建康,在位不足一年。再就是宗室自立的武陵王蕭紀,都成都,在位兩年。本文的主角永嘉王蕭莊也是宗室自立的殘梁皇帝,蕭莊初都江州(今江西九江),定都郢州(今湖北武漢),末都壽陽,在位年份史家記載不一,短的是兩年多,最長的達到五年。
蕭莊是梁元帝蕭繹之孫,世子蕭方等之子。蕭繹是梁武帝第七子,封湘東王,鎮守江陵。侯景之亂爆發后,蕭繹起兵江陵,即位為帝,其時世子蕭方等已死,因此元帝封蕭莊為永嘉王。承圣三年(公元554年),西魏乘蕭梁內亂,出兵攻陷江陵,梁元帝自焚,蕭莊時年僅七歲,藏匿于民家而幸免于難。后來蕭莊被梁將王琳發現,恰巧其從兄梁敬帝蕭方智在建康即位,王琳乃護送蕭莊至建康。不久,蕭梁與北齊結盟,蕭莊被梁敬帝作為人質送往北齊。太平二年(公元557年),陳霸先廢梁敬帝自立,國號為陳,蕭梁王朝滅亡,蕭莊滯留北齊。
孤忠王琳
說到蕭莊建都壽陽,不能不說到孤忠王琳。孤忠是一種忠貞自持,不求人體察的節操,他們明知大廈將傾,獨木難支,然而仍勉力為之,以盡忠節。宋末文天祥、明末史可法都屬于這類英雄人物,而王琳則比他們為時更早。臺灣著名歷史學家柏楊曾評價王琳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流英雄人物,因為民間對他敬愛”。
王琳,字子珩,南北朝時期名將,因其姊妹并在梁元帝宮中,因此很得信任,《北齊書·王琳傳》稱其“果勁絕人,又能傾身下士,所得賞物,不以入家”,因此深得部眾擁戴。在平定侯景之亂中,王琳戰功顯赫,被梁元帝任為湘州刺史,后又轉衡州刺史、廣州刺史。南陳代梁時,王琳已累官為司空、驃騎大將軍、湘、郢二州刺史。王琳占據江州(州治即今江西九江市),帶甲十萬,控制了長江中游地區,欲沿江東下,興復梁室。王琳還向北齊求援,請“納梁永嘉王莊以主梁祀”,北齊文宣帝高洋發兵援送永嘉王蕭莊至江南,冊拜王琳為梁丞相、都督中外諸軍、錄尚書事。王琳奉蕭莊在九江即皇帝位,改元天啟,不久定都郢州。蕭莊又以王琳為侍中、大將軍、中書監,封安城郡公。
蕭莊稱帝的時間,諸史說法不一。《南史·元帝諸子傳》系于梁敬帝太平二年(公元557年)二月;《資治通鑒·陳紀》系于同年三月,《陳書·高祖紀下》系于南陳永定二年(公元558年)三月;《北齊書·文宣帝紀》則系于天保九年(公元558年)十一月。
潰投壽陽
蕭莊被王琳擁立為殘梁皇帝之后,與南陳持續交戰,互有勝負。永定三年(公元559年)六月,陳武帝卒,王琳認為天賜良機,乃親自率兵并奉蕭莊出屯濡須口(今安徽含山縣東關鎮),北齊揚州道行臺慕容儼率眾臨江,為之聲援。陳將侯瑱督諸軍出屯蕪湖,與王琳相持。天嘉元年(公元560年)二月,北周乘王琳東下,遣兵數萬奔襲郢州,王琳擔心都城郢州有失,決定抓緊結束與南陳的戰事后回援郢州,于是王琳親自率領水軍至蕪湖與南陳決戰。結果,“琳軍大敗,軍士溺死者什二三,馀皆棄船登岸走,為陳軍所殺殆盡”。聲援王琳的北齊“步騎在西岸者,自相蹂踐,并陷于蘆荻泥淖中。騎皆棄馬脫走,得免者什二三”。王琳欲收合離散,眾無附者,乃與妻妾左右十余人奔齊。
根據《南史·梁元帝諸子傳》記載,王琳兵敗失聯后,留守郢州的將領也被迫降于南陳,于是滯留濡須口的蕭莊無處所依,“御史中丞劉仲威奉以奔壽陽,遂入齊”。壽陽最初是蕭梁領土,侯景之亂中被北齊乘機占領,蕭莊稱帝后可能被北齊饋贈給蕭莊,所以這時的蕭莊還是以殘梁皇帝的身份進入壽陽,壽陽因此也就成為殘梁的末都。除《梁元帝諸子傳》之外,其它史籍記載蕭莊或是先投歷陽(今安徽和縣)。后奔壽陽;或者是只投歷陽,未見壽陽。
后來,蕭莊與王琳入齊,于北齊武平元年(公元570年)被封為梁王,至此,其皇帝的身份自然消失。北齊雖然承諾繼續助其復興梁室,但實際上蕭莊已被作為寓公供養起來。七年后,北齊為北周滅亡,蕭莊復國無望,在鄴都“飲氣而死”。 而王琳入齊不久即被北齊遣回壽陽,建立了代表中央政權處理事務的行臺,王琳被任為行臺左丞,繼續他的反陳復梁大業,最終兵敗殉節。
《南史》的《梁元帝諸子傳》、《王琳傳》、《陳文帝紀》,《陳書·世祖紀》,《北齊書》的《王琳傳》、《廢帝紀》,《北史·齊廢帝紀》和《資治通鑒》都記錄了蕭莊稱帝的史事。而蕭莊自潰投壽陽起至入齊止,即是蕭莊建都壽陽的時間界限,但這兩個時間諸史記載只記事而未系時。細覓并推算,蕭莊奔壽陽時間為公元560年二月,入齊時間不晚于公元561年正月。就是說,殘梁蕭莊建都壽陽的時間最多時跨兩年而實際接近一年。
(周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