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区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国产一二三_久久久国产精品一区_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
|
|
|
|
|
|
|
|
|
 
首頁 > 文體新聞 > 絲路明珠——和田
q
 懷新平系列言論專欄
 以更高標準推進生態修復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
 營造直播帶貨良好生態
 重視城市發展新舊動能轉換
 讓“春申號”駛向更富文化認同的未
 跨越國界的“生命種子”,傳遞大愛
絲路明珠——和田
【字體: 】 發布時間:2016/7/25 8:28:28   【打印】【關閉】
  1、凡淮南日報社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淮南日報社所有,任何網站和媒體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2、已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本網作品時必須注明“來源:淮南網”和作者名字;3、對違反以上兩條聲明的網站和媒體,淮南日報社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周岳平

       新疆是許多人向往的游覽勝地。遼闊的地域、獨特的西部民族風情牽引著人們的足跡。到了新疆,要想盡情體驗它的神奇魅力,有一個地方值得去飽覽,那就是和田。

      地處“萬山之祖”的昆侖山和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中間的這片綠洲,在歷史的演變中,充分吸吮大自然賦予的精華,汲取人類的智慧和力量,展現出深邃而凝重、粗獷而剛毅、柔美而多姿的風采。

      踏上和田這塊土地,可以感受到穿越千年的歷史文明。四大文明在此交匯形成了多元文化,絲綢之路南道重鎮的繁華印證了這里的一度輝煌。這里有被譽為“東方寵貝”的漢晉時期精絕國遺址——尼雅;有迄今為止發現的世界最小的佛寺——達瑪溝小佛寺;有建于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具有犍陀羅風格的佛寺遺址——熱瓦克佛寺,還有丹丹烏里克遺址、桑珠巖畫、桑皮紙等,眾多歷史文化古跡閃爍著古代文明的光輝。 

      和田玉,玉中王者。發源于昆侖山的玉龍喀什河(白玉河)和喀喇昆侖山的喀拉喀什河(墨玉河)攜帶著美玉穿過高山、城市、鄉村,滋潤著連片的綠洲。昆侖雪水沖落下的玉礦石在河水里“摸爬滾打”,任由河水沖刷、滋養,余下了精髓,淬煉出玉之精品,再經過玉雕師富有創意的構思,雕琢出美輪美奐、玲瓏剔透的藝術精品,成為人們佩戴、觀賞、珍藏的寶物。和田玉色澤溫雅、質感柔潤,是濃縮中華民族性情和修養的象征物,故古人云“君子比德于玉”。具有悠久歷史的和田玉文化折射出中華文化的光輝燦爛。

       環視綠洲周邊的戈壁沙漠,無盡的邊際、單調的色彩透著曠遠和蒼涼。春、夏季,遇到天公發作,漫卷的風沙在天空中怒吼、咆哮,仿佛一頭喘著粗氣的野獸要把一切吞沒。干燥的氣候、脆弱的生態鍛造了和田人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的精神。植樹造林、引水通渠、開荒造田,民豐縣“八·一八”引水工程、策勒縣戰斗渠、皮山縣雅普泉水庫……從東到西,前輩們艱辛創業的歷程鐫刻在和田大地上,也鐫刻在人們的心中。

      每當春風吹過,和田冬日的蕭條便逐漸退縮,依著春、夏、秋季節的變換,綠洲呈現五彩斑斕、蓬勃生機的景象。一排排挺拔茂盛的白楊樹守衛在綠色農田周圍抵擋風沙的侵襲;朵朵綻放的玫瑰花大片大片連成花的海洋,濃郁的玫瑰香味沁人心脾;微風下金色的麥浪隨風起伏,唱著豐收的歌;鄉間小路搭建的葡萄長廊濃蔭茂密,枝藤上吊掛著串串葡萄似翡翠般晶瑩剔透;集貿市場一堆堆哈密瓜旁,商販們扯著嗓子高調推介:“來啊,嘗一嘗,不甜不要錢。”果樹枝條上結滿的密密匝匝的大棗把農田裝點成紅色。厚實的果肉,甜醇的口味不愧為棗中極品。等到金秋時節,火紅的石榴已是粒大飽滿,農家人滿臉喜悅從樹上采摘下一個個石榴放進筐里。耳聞核桃王、無花果王、梧桐王千百年歷史,當人們慕名前往,看到眼前的“老者”毫無老態龍鐘之貌,雖歷經風霜雨打依然枝繁葉茂時,無不為之驚嘆。

      維吾爾族民眾向來喜愛把那奔放熱烈的性情融入到對生活美的追求中。每當節慶佳日,身著華麗輕柔的艾德萊斯裙、梳著長辮子的姑娘如仙女下凡那么靚麗,伴隨著歡快的冬不拉樂曲,飛旋的裙裾似七彩云霞般亦夢亦幻。古老的艾德萊斯織綢工藝流傳到今日愈發光彩奪目。去維吾爾族朋友家作客,映入眼簾的是墻上掛著、地上鋪著各種精美圖案的地毯。心靈手巧的維吾爾族婦女鐘情于地毯編織,各種顏色的羊毛線經過雙手編織,變成了一幅幅高貴、典雅的藝術品。

      神奇的土地書寫著傳奇的故事。這里留下了英雄譜寫的壯麗史詩:當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一兵團二軍五師十五團日夜兼程15天,徒步橫穿塔克拉瑪干沙漠這一“死亡之!保瑒倮夥藕吞。在完成使命后又把根扎進這片大漠戈壁,鑄劍為犁,屯墾戍邊,獻了青春獻終生;獻了終生獻子孫。這里還傳誦著一個淳樸農民感恩情懷的佳話:當年庫爾班·吐魯木大叔要騎著毛驢到北京見毛主席,表達在舊社會受盡苦難的維吾爾族人民翻身當家做主人后感謝共產黨的心愿,這一愿望終于實現了。毛主席與庫爾班·吐魯木親切握手的瞬間被攝影師定格永遠載入史冊。

      今日之和田,乘著“一帶一路”大開放、大開發、大建設的春風,合著時代的節拍,正在奏響華美樂章。和田人和所有來和田參與開發建設的人繼續書寫著新的傳奇。

       和田是一部厚重的書,值得細細品讀。和田是一幅的多彩的畫,值得靜心欣賞。和田是一首深情的歌,值得放聲歌唱。

(責編:湯寧  初審:孫繼奎  終審:沈國冰)

|
|
|
|
|
|
|
|
|

皖ICP備07008621號-2 皖網宣備3412015007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4120190007號 
主辦:淮南日報社 版權所有:淮南網
如果你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與我們聯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淮南網"。
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兄x您對淮南網的支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门县| 平邑县| 琼结县| 桦甸市| 甘泉县| 义马市| 平遥县| 梅河口市| 通河县| 永清县| 大姚县| 商都县| 西宁市| 浮梁县| 唐山市| 长岭县| 岳普湖县| 安丘市| 开平市| 徐水县| 新疆| 九江县| 什邡市| 安徽省| 民权县| 栾川县| 鹤壁市| 深泽县| 巴楚县| 汉川市| 明光市| 绥德县| 新安县| 海淀区| 泗水县| 永宁县| 上思县| 张家口市| 嘉峪关市| 祁连县| 镇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