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区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国产一二三_久久久国产精品一区_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
|
|
|
|
|
|
|
|
|
 
首頁 > 文體新聞 > “正陽關”名稱之謎
q
 懷新平系列言論專欄
 以更高標準推進生態修復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
 營造直播帶貨良好生態
 重視城市發展新舊動能轉換
 讓“春申號”駛向更富文化認同的未
 跨越國界的“生命種子”,傳遞大愛
“正陽關”名稱之謎
【字體: 】 發布時間:2016/7/25 8:23:57   【打印】【關閉】
  1、凡淮南日報社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淮南日報社所有,任何網站和媒體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2、已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本網作品時必須注明“來源:淮南網”和作者名字;3、對違反以上兩條聲明的網站和媒體,淮南日報社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正陽關,馳名江淮之間。一個小小的鄉鎮,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名聲,她起源于何時?又為什么叫正陽關?這不禁讓人想探討個究竟。

        是“先有古剎庵,后有正陽關”嗎?

      古剎庵,一座廟宇。正陽關民間傳說:“先有古剎庵,后有正陽關”。也就是說,正陽關土地上最早出現了古剎庵,或因庵廟香火鼎盛,聚集人氣,因廟聚居,逐漸成了一個小鎮,就是正陽關。這為正陽關的來歷蒙上了一層神秘的宗教色彩。是這樣嗎?

      據戴戒華老先生調查,正陽關確有古剎庵這座廟宇,約為唐貞觀年間(公元627年-649年)所建。是專門供奉幽冥教主——地藏王佛像的,坐落在正陽關南頭淮河岸邊的董家碼頭附近,廟門朝東五間房子,嗣后,歷代無人修葺,倒塌毀盡,1920年還隱約可見石砌基礎,成為茶棚,供旅客渡淮休憩之所,今已消失。看來,把正陽關的起源,當做“先有古剎庵,后有正陽關”的說法是沒有根據的。

       然而,早在《左傳》一書中就記載過正陽關的古名叫“穎口”。《魏書》上記載叫“陽石”,把古剎庵的建造時代與“穎口”的來源對照,相差六百多年,看來正陽關是先于“古剎庵”,除非又有佐證這“古剎庵”存在的時間更早。這是一個謎。    

      那“正陽關”為什么又叫做“羊石”呢? 

      “羊石”的原由

      這有個傳說,元雜劇中有一出名劇《邱胡戲妻》,后來在京劇中多有演繹。故事說的是邱胡外出多年未歸,思念家鄉,思念老婆孩子,夜不能寐。這年春天,他告假歸鄉。當路過亂石成堆,牧羊成群的“桑園口”時,發現在羊群和石堆中,有個中年婦女,手持鐵杖,正在采摘桑葉。他留心觀察,才發現就是他的妻子羅氏。邱胡想了半天,認為離家20多年未通信息家境如何,羅氏是否改嫁?為了弄清虛實,他想了一個試探的方法看個究竟。邱胡把馬拴好,整整衣冠,瀟灑脫落地來到羅氏面前,意欲交談。羅氏一見,此人行為不端,一句不答,收拾鐵杖,提起竹籃,飛也似地跑回家中,牢牢地把門閂上,背靠大門,大聲叫罵起來。邱胡一見此情此景,油然起敬,立刻拉馬趕回家中。傳說羅氏采桑地方,當時叫做“桑園口”,又因為諧音,叫成了“三元口”。而在《壽縣概況》中介紹正陽的起源說:西北朝時,鎮中心的三元街附近亂石壘壘,雜草叢生,是個牧羊場,因名“羊石”。這和《邱胡戲妻》中牧羊成群、亂石成堆的“桑園口”基本吻合。

      何時才叫“正陽”?

      這還有一個故事,傳說在明永樂年間,有一年淮河兩岸大旱,溝塘干涸,羊石有許多口井都汲不出水,而位于羊石北端玄帝廟里的這口井,井水卻異常旺盛,不論有多少人汲水,水面總不見下降,且井水清洌,甘甜可口,一時間成為許多人的飲用水。

      當時玄帝廟里的主持是一個德高望重,不妄虛言,說話靈驗的張道長,已年屆花甲。張道長是個慈心人,為方便過路行人及一些香客飲用水,在廟門口放口大缸,每天都叫廟里干雜活的道人汲水倒入缸中供他人飲用。

      有一天,干雜活的道人與其他道人都去外面辦事去了,廟里只有張道長一人忙前忙后,快到午時,張道長見放在廟門口的缸里水沒了,就自己拿著水桶去井邊汲水。張道長到井邊剛要汲水,往井下一望,見井里有個太陽,這可是張道長幾十年來第一次見到的奇事。眾人忙請教張道長破解其中的兇吉奧秘。張道長一捋長髯,掐指一算,正色道:“貧道以為,烈日落井,羊石更名,若不更名,人要遭瘟”。眾人一聽都吃了一驚,請求道長快給羊石更改個名字,好救救羊石眾蒼生。

      老道長回想去年到山東訪道友登臨泰山,拜謁岱廟時曾見岱廟大門叫“正陽門”,何不把羊石更名為“正陽”呢?一來“正陽”二字暗含正好太陽照在井里之義;二來借助岱廟諸神的法力,必能禳去羊石的人瘟之災。眾人一聽,將“羊石”更名為“正陽”,都很高興,于是一傳十,十傳百,“正陽”這個名子就叫開了。

      如果這個故事屬實,那么“正陽”更名應該是在明永樂年間。然而,歷史記載卻又有出入:

      據《中國歷史大事年表》一書的318頁(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年版)中記載:“李彀等于正陽(今安徽壽縣西南渡淮攻唐)。“楊國宜在《安徽古戰場》一書的89頁(安徽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還詳細記載這次行軍路線:“后周顯德二年(公元955年)十一月初一日,周世宗任命李谷為淮南道前軍行營都部署,王彥超為副,率領侍衛軍將領韓令坤等,進攻南唐的壽州。李谷率領周軍沿著穎水順流而下,到達正陽(壽縣西六十里)建造浮橋,渡過淮河,直抵壽州城下”。這里,正陽的名字已經直接指出來了。但是,這里邊還有一個比較突出的矛盾那就是當時的正陽的地理位置是淮河北岸,因為渡了淮水,搭了浮橋才能直攻壽縣,說明正陽原來的恰當位置應該是今正陽對河的“小寺臺”。

      屈原的《遠游》篇中有一句“餐六氣而飲沆瀣兮,漱正陽而含朝霞。”也就是說:“正陽”的名字真正出現在史書上的是從周世宗攻打南唐時開始的。又根據《安徽古城場》一書的87頁《周世宗伐南唐壽州之戰形勢圖》的行軍路線示意追索,同時“小寺臺”的這地方,卻署名兩個名字,即“來遠鎮”和“正陽”,說明“正陽”的位置當時確在淮河北岸。但如何在南岸又出現“正陽”這個名字的呢?《壽縣概況》一書作了這樣的解釋:正陽舊址原先在淮河北岸,因為“山南水北謂之陽“的緣故正陽因此得名。這樣解釋,雖然說明了一些,但很不全面。應該說,正陽原址位于淮河北岸,周世宗渡淮以后,認為現在正陽的地理位置(即“羊石”)不論從行軍路線,水運交通、商貿的發展前途等等,都比正陽(即小寺臺)便利得多,故而將“羊石”改為正陽是合乎“山南水北謂之陽”的道理,并廢除“羊石”改為正陽是合乎“山南水北謂之陽”的道理,并廢除“羊石”和“來遠鎮”的稱呼,改為“小寺臺”,這樣,就順應了易名的情理,叫人信以接受。如果依照這個定義,那么,正陽來源的正式時間距今已有九百多年的歷史了。

      這和明永樂年間的傳說時間上大相徑庭。明嘉靖《壽州志》記載:“東正陽鎮,州南六十里,古名羊市,漢昭烈帝筑城屯兵于此。東接淮穎,西通關陜,商販輻輳,利有魚鹽,淮南第一鎮也,今設有收鈔關。”明嘉靖《壽州志》的記載,只能確定在明嘉靖時,“正陽”確定叫做“正陽”,至于是明永樂更名,還是周世宗時就已更名,不得而知。而且又出現了“羊市”的古名,這更是一個謎。

      正陽為什么變成了“正陽關”

      正陽由于居淮(水)跨穎(水),南引沛水之利,向有“七十二道(水)歸正陽”之稱的得天獨厚優勢,歷為兵家水上行軍的主要軍事路線。隨著戰爭的連續不斷,水上交通無疑有所推進,市面也不再是亂石壘壘、荒蕪漫際。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在修建正陽城垣時,留下一塊石碑,對正陽的概況作了基本介紹:“……州之西六十里,為正陽據淮流之上游,盤車四達,物盛人眾。……乾嘉盛時,戶口殷敏,市厘饒富,列屋而居者,倚分而繡錯櫛比。而云連,而估帆,市舶出入于洪濤頹浪煙之杳靄之中”。通過這段記載,說明正陽當時不但能夠“市舶出入于洪濤”,有了水運事業的發展,同時,也看出正陽市面還是“繡錯櫛比”,連住的房子都是比較整齊的。乾、嘉距五代大約九百年左右,兩期相比,正陽較前發展的多了。正因為如此,被歷代封建統治階級所重視,認為這里是征賦船民銀兩的最好場所。明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在這里建關,指鳳陽府正陽稅關,正陽關由此得名。同治年間,在這里置通判、巡檢、把總官駐之,并又設立一個“淮北督銷正陽鹽厘督銷總局”,地址在今天的正陽第一小學,增強鹽稅收入。他們采取攔河設卡,拉纜土壤河,設置炮船(類似躉船),動用水警司等各種手段,向過往船只征賦銀兩。據有關資料統計:從同治四年到宣統三年(公元1865年-1911年)的四十七年間,總共榷征銀稅大約八十萬兩,平均每年均征17萬兩。由于船民承受力太大,紛紛不滿,覺得這道“關”非常難過,無意中,遂把正陽的“關”字連在一起喊出來了,于是以一傳百,大家都叫起正陽關這個名字了。

      由于現實的存在,正陽關這個無文確定的地名,以船民中流傳到官民之間,流傳到淮河、蘇、滬、一帶,名聲越來越大,有此國外商旅,也知道“正陽關”這個地名了。于是,應運而生的正陽外駐機關大都冠之正陽關這個字眼。

      也就是說,從“正陽”到“正陽關”,經歷了從明成化到清宣統這400多年的時間,而且是民間言傳,沒有官方認定,成了約定俗成。具體何時出于何人之口?政府何時認定?這又是一個謎。

(熊文田)

(責編:湯寧  初審:孫繼奎  終審:沈國冰)

|
|
|
|
|
|
|
|
|

皖ICP備07008621號-2 皖網宣備3412015007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4120190007號 
主辦:淮南日報社 版權所有:淮南網
如果你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與我們聯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淮南網"。
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感謝您對淮南網的支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柘荣县| 屯门区| 托克托县| 临泉县| 绍兴县| 子长县| 茂名市| 鲁甸县| 蒲城县| 彩票| 新安县| 永新县| 民丰县| 林甸县| 禹州市| 湖南省| 电白县| 广河县| 温宿县| 云林县| 西乌珠穆沁旗| 垣曲县| 恭城| 囊谦县| 渝北区| 嵊泗县| 麻城市| 宣武区| 获嘉县| 鹤岗市| 武邑县| 罗平县| 松桃| 红原县| 新乐市| 策勒县| 舞阳县| 三亚市| 东阿县| 鲜城| 亚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