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在微信朋友圈中發了一組水岸樂園、銅牛大車的照片,半小時內引來數百人轉發,大家追問:這地兒在哪?看著不錯,里面還有哪些好玩的,怎么去呀?要門票嗎?

其實照片所拍的就是淮南本土景點,提起它的名字很多人都知道——淮上明珠風景區(鳳臺縣八一林牧場),只是近年來這里變化太大,之前去過的人一時間沒有將它認出來,沒去過的人看著這里景色宜人,出于好奇自然也想問一問。

聊起它,有一段很長的故事。這個位于大興鄉、茨淮新河南畔的景區,早期曾是水土流失嚴重、生態環境惡劣的荒草灘,后來分配到鳳臺縣水利局的18名退伍軍人組成民兵排駐扎到這里,飲河水、住帳篷憑著一股狠勁,將萬畝茨淮新河大堤荒灘變成了平整的土地,他們在荒灘上種植樹苗,小樹苗越種越多、越長越大,形成了綿延36公里、總面積672公頃的八一林牧場。

2009年,八一林牧場被水利部批準為國家水利風景區,2011年以八一林牧場為基礎建設的“淮上明珠風景區”正式掛牌,成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F在,一條寬6米、長36公里的水泥路貫穿其中,將整個茨淮新河南岸的林木帶連成一片,夏季濃密的樹蔭倒影在淮河水上,美不勝收。這里是開放的景區,不收門票,游客可駕乘汽車免費在景區內自由行駛,盡享移步異景的快樂。

隨著游客增多,當下這里可供體驗的景點也逐漸增多,如水上餐船、動物觀賞園、瓜果蔬菜采摘園、果園農家樂、知青文化園、知青陳列館等均令游客流連忘返。其中,知青文化園是皖北唯一全國鮮見的以知青生活、勞作為主題的游園。在知青文化陳列館內,當時結婚陪嫁的“三轉一響”,耕田走貨的“黃牛大車”,激揚澎湃的毛澤東思想宣講舞臺,游客都能看到,甚至有的還能讓你觸摸到。

一位游客說:這里搜集陳列了大量知青年代的報紙、文件資料和生產生活用具,通過實物展示和場景還原,再現了當年火熱的生活畫面,使得游人走進這里,不像是在參觀,倒感覺像是在穿越,穿越回了“農村是一個廣闊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為”的熱血年代。這里對于自拍控和攝影控來說,幾乎就是取景框的天堂,你只要按下相機快門,鎖住的絕對是風景。
(作者蘇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