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理想:讓在外求學的學子在學校也能品嘗到媽媽的味道
“天天吃食堂都吃膩了。”“食堂菜少油無鹽,不合我胃口。”……相信吃過學校食堂的同學對于食堂飯菜都或多或少有過這樣的抱怨。近日,壽縣二中的同學們驚喜地發現,食堂的飯菜變了,在品嘗過這里的菜品后,不少學生都表示“吃出了媽媽的味道”。而這家食堂的老板也讓學生們眼前一亮,“就像是鄰家大姐姐,常來問飯菜合不合大家口味。”原來,承包這家學校食堂的沈陶是一名海歸學生,回國后進行自主創業,為家鄉同學“謀福利”。
自主創業 海歸看中食堂餐飲
“我在韓國釜山大學留學6年,學校的食堂給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那是一種家的感覺,學校的飯菜吃起來就像媽媽做的一樣,當時我就想自己回國也要辦一個一樣的,給學生的校園生活留下美好的回憶。”沈陶告訴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韓國大學食堂有專門負責營養搭配和菜譜制定的營養師,每頓飯都有10多個花樣的飯菜,而且食堂餐廳多是自助餐形式。以她在釜山大學食堂就餐的經驗,這里每頓飯都至少有她愛吃的兩個菜。“學校食堂衛生標準十分嚴格,校方宣稱媽媽對食物的標準,就是學校食堂對食物的標準,我覺得這也是我經營餐飲的理念。”
萌生開創實業的念頭后,2012年,沈陶放棄了繼續深造的機會,返回家鄉壽縣創辦了愛芙德餐飲公司,正式進軍餐飲行業。“最初創業的想法真的很理想化,只是希望在外求學的學子都能和我一樣,在學校也能品嘗到媽媽的味道。”她告訴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她回國后壽縣縣醫院食堂正好招標,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她就抓住這一機會,先試了試水。
萬事開頭難。中標后,剛剛開展事業的沈陶也遇到了很多問題,“從資金到經營,和我學的國際觀光專業一點關聯都沒有,很多問題都是邊學邊做。”靠著多方籌集的30多萬元啟動資金,沈陶帶領團隊在運營前期做了許多準備,包括菜單制定,選購餐具、聘請廚師、選料和購買食材等。
“第一次創業的經歷,讓我收獲了很多。大到與醫院洽談經營問題,小到勺子、筷子的采購,每一個環節都要考慮,那段時間忙到每天只能睡幾個小時,恨不得一個人掰成兩個人來用。”沈陶說,她結合家鄉的實際情況,活學活用了國外食堂先進的餐飲經營理念,滿足了不同人群的不同飲食口味,不但人性化而且體貼入微,對衛生的要求更是嚴苛,每天沒有賣光的飯菜都會直接銷毀,絕不再用。憑借過硬的飯菜品質,獨特的經營理念,沈陶的愛芙德餐飲公司迅速發展壯大,又于近年先后承包了壽縣二中、壽縣婦幼保健院食堂,公司每年的純利潤已經達到100多萬元。
經濟實惠 受到學子們歡迎
“農家山藥、瓦塊魚、生瓜肉片、紅燒仔雞、清炒土芹、木須肉……”看著學校食堂招牌上的價目表,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看出,沈陶承包的食堂餐廳經濟而實惠,最便宜的素菜只要3元,最貴的葷菜也就5元。因此,學生們都喜歡來食堂吃飯,而很少去外面飯店。
據沈陶介紹,她們家的特色菜是涼面、口水雞,蒜蓉茄子,全都選用新鮮和健康的食材,并且全手工制作,好吃又健康。“我特別喜歡吃這里的口水雞和涼面,鮮滑爽口,入口即化。有一次我去晚了,連菜底子都被同學們給搶光了。”來自壽縣二中的王安娜同學是食堂的常客,一天三頓都是在這里解決,“我花8塊錢能點四個菜,便宜而且能吃得很飽,非常實惠!”同樣天天到食堂就餐的徐露同學如是說。
“我也是從學生時代走過來的人,所以在制定菜價時,我會更多地考慮學生的經濟承受能力。”沈陶告訴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她的目標是打造大眾都能夠接受的百姓第二食堂,企業僅賺取微利,以學校食堂為例,她家的飯和湯都是免費加的,對于一些需要補充體力,飯量較大的體育生,還會有贈菜,目前,她正在研究新的菜式,希望能多些種類,讓學生吃得不厭煩。
公告欄點餐 各種美食任你挑選
考慮到現在高中學生學習壓力大,特別是高三學生,每年臨近高考都是挑燈夜戰,最近,沈陶也在嘗試著更加接地氣為學子們服務,她開通了小雨公告欄,請同學們把自己想吃、愛吃的菜寫在上面,然后評選出最具有人氣的菜品,精心烹制出來滿足大家的心愿。
“還別說,在小雨公告欄點餐的人還真不少,不但有以班級為單位點餐的,有的甚至一個年級的學生都聯合起來,指明了要吃哪些菜,有的學生還親手制作了自己愛吃菜的菜譜,我們都完全按照學生的要求制作,受到了大家的熱烈歡迎。”沈陶說,現在她們已經和學生養成了默契,什么季節大家愛吃什么菜,她們都有詳細的記錄,“點菜的單子實在太多,食堂常常忙不過來,我現在都在考慮要不要增加人手呢。”沈陶笑著說。
采訪中,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還了解到,除了招聘普通員工,沈陶的餐飲企業還為當地的困難家庭和貧困學生提供了200多個臨時工作崗位,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中遇到的難題,受到了當地群眾的廣泛贊譽,而沈陶本人也因為樂于奉獻,多行善舉,在不久前被市婦聯評選為全市“巾幗創業之星”。
圖一: 沈陶仔細檢查餐具消毒。
圖二:公告欄點餐滿足學生想吃家鄉菜的愿望。
圖三:每天開餐前,沈陶都要親自查看餐廳衛生。
(記者 孫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