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了一天活,也坐下來聽聽戲休息一下,小日子別提多滋潤了!政府這項惠民政策好,讓咱村民在自家村口就能看戲,生產生活兩不誤。”6月15日傍晚,三和鎮三和村77歲高齡的戴玉珍早早地就來到村里的農民廣場上,等著戲曲開演。原來,這是高新區(山南新區)管委會開展的民生工程“送戲進萬村”活動。
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在現場看到,不少村民得知晚上有廬劇愛好者和民間文藝團體在村里唱戲的消息后,下午便來到現場占據好位置。臨近傍晚,不少村民早早就吃過晚飯,拖家帶口來到農民廣場上,一邊聊天一邊看戲。晚上上演的是廬劇《鴛鴦淚》選段。當戲曲聲響起,現場頓時安靜下來,不少村民也和著節拍輕聲哼唱著。家住舜耕鎮的廬劇愛好者史婷玲特意從市區趕到三和村聽戲,她表示,自幼就喜歡聽戲,而對廬劇有著特別的情感,只要聽說有地方演廬劇,便會趕到現場。趁著演出間隙,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采訪到了參演演員張德麗。她從17歲開始唱戲一直到現在,如今已年過五十,但出于對廬劇的熱愛,依然穿梭在各個鄉村,為村民表演廬劇。在她看來,正是“送戲進萬村”這項省文化惠民工程,才使得像她這樣的人對生活有了奔頭,邀請電話一通接著一通,好戲輪番上演。“我都在三和鎮演了6場了!村民可愛聽了,有的還要跟我合影呢!”、
據了解,本次活動從6月13日一直持續至19日,覆蓋三和鎮所有行政村,每個村都會上演經典的廬劇選段,平均每場演出100分鐘,讓村民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豐富的文化大餐。
圖:村民們看戲聽戲樂享文化大餐
(記者 李舒韻 通訊員 吳祥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