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高峰詩集《水泊壽州》
高峰是我二十多年的老朋友了,二十多年前我們剛認識時他就寫詩,現在依然在寫,而且不斷有新作問世,這不僅讓我欽佩,甚至讓我感動了。一件事持續做了二十多年,而且是孜孜不倦地做,毫無功利地做,除了喜歡除了熱愛,我想沒有什么能夠解釋的了。高峰原是一個醫生,治病救人是他的職業,寫作只是業余愛好。在中國由醫而文的人還真不少,不要說像魯迅郭沫若這樣的大文豪了,當代作家中也不乏像畢淑敏池莉等當紅作家都曾是醫生。當然,各行各業都有寫作的人,寫作與職業似乎越來越沒有什么關系了,特別是在這個網絡發達的時代,只要你有思想,有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而且又愿意表達,你就隨時可以寫作。
高峰雖然后來參加組織部門的考試,被選拔為一名行政領導,操心著一個單位的正常運轉,管理著數百個人的吃喝拉撒工資福利等等,工作不可謂不忙,擔子不可謂不重,但是,他依然喜歡閱讀熱愛寫作,依然沒有放棄對文學和文字的追求,一顆詩心不改。我一向認為愛好是最好的老師,喜歡一件事,堅持不懈地干下去,總會有所成就的。高峰出身農村,很年輕時就只身一人來到人生地不熟的外地工作,開始都有一點思鄉情懷,對故鄉對鄉土都有一種說不出的眷戀,把這種眷戀這種情懷用文字記錄下來表達出來就是文學就是詩。
高峰曾經寫過許多故鄉的詩,后來又把目光和心思轉向他的第二故鄉壽州。最近他把專門寫壽州的詩結集出版,取名《水泊壽州》。書出來后他送我一本,最近我正好有時間,仔細閱讀了一遍,讀后感慨良多,有一些心里話不得不說。
這是一部設計別致印刷精美的詩集,每一首詩后面都配有一幅與詩有關的圖片,每一首詩后面都有與內容有關的詳細注釋。因此,這本書既可以看成是高峰的個人詩集,也可以看成是高峰寫的壽州詩文志。書的封面是一張賓陽樓的圖片,賓陽樓下是護城河的水,給人感覺整個壽州城都是漂在水上的,這也是書名的用意所在吧。翻開這本書,整個壽州的人文地理盡現眼底。瓦埠湖、正陽關、安豐塘、隱賢集、留犢池……一個個熟悉的名字,一句句詩意的表述,讓閱讀者心里充滿溫暖,充滿詩情。
我喜歡高峰的詩,是因為高峰的詩好看好懂,不像現在的有些詩,為了追求意象的新穎和奇絕,故意搞得新奇百怪的,看了半天不知所云。新詩并不是越深奧越難懂越好,好看好懂的詩并不代表就不是好詩,我認為好詩既明白如話又寓意深刻。高峰的詩口語化較多,讀起來就像隨口說出來的大白話,沒有多少詩意,其實它的詩意就隱藏在平常話語的后面。比如:瓦埠湖的事就是水的事/同時也是嘴巴和碗盞的事,比喻瓦埠湖的水里包含著許多我們生存所需要的物質,像蝦蟹魚珍珠等,是我們夢中的倉庫;比如:瓦埠湖的事又不光是水的事/她還有浸血的魂魄,指的是這里曾是安徽省最早的一個黨支部的所在地。看似簡單的話語,其實包含著深刻的含意,里面蘊含著豐富的內容。又如《壽州》這首詩中的兩句:秋風灌滿蟋蟀的嘴/羞怯地吐露滿腹的楚音。是的,壽州是楚國的最后一個都城,就連蟋蟀發出的聲音都是楚音。平常的話語,聚集著豐富的信息和力量。
高峰的詩時常還帶有古詩的韻味,例如:燕山之雪大如席/淮河之雪大如卵/這枚卵一不小心孵出了/白金壽州,這首詩是從古詩演化而來的,第一句就是從古詩里借用來的,可以說信手拈來,巧奪天工。比如:夕陽西斜/清真寺慢慢落入暮色的陰影/一同落入的還有古老的壽州,有著馬致遠的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的意境。
高峰還有一組寫壽州人物的《壽州人物譜》的詩我很喜歡,比如寫戴宗騫的那首:北洋海軍化為炮灰/炮灰又鑄成一座皇家花園,寓意不凡,具有很強的批判意識。比如寫孫家鼐的:肉體黯淡,只有思想發光,雖然這個人早已離開這個世界,但他的思想永遠發著光芒。還有寫曹淵的:八千里路云和月/赤膽要走二十五年/而忠心只要迸發的一瞬,既有詩意的閃現,又有思想的鋒芒,讀后能讓人回味無窮。
高峰的詩不追求新奇,不嘩眾取寵,在平淡中聚集力量。
高峰的詩深藏不露,羽毛收緊,所有的鋒芒都躲藏在口語的后面,一旦出擊,鋒利無比。
(吳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