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工藝美術大師朱兆龍壽州窯陶瓷作品連續三屆斬獲“百花獎”、“藝博會”金獎
屢獲殊榮壽州窯迎來新春天
剛剛結束的第十一屆中國(莆田)海峽工藝品博覽會上,壽州窯瓷器作品大放異彩,斬獲中國工藝美術最高獎“百花獎”金獎,其中安徽省工藝美術大師、省陶瓷藝術大師朱兆龍的壽州窯作品更是連續三屆斬獲這一獎項及中國海峽工藝品博覽會金牌,這在中國當代工藝美術領域較為鮮見。淮南壽州窯作品屢獲專家認可,意味著壽州窯瓷繼盛唐之后重新走入中國工藝美術的審美中心。
壽州窯作品蟬聯三屆“百花獎”“藝博會”金獎
據悉,中國(莆田)海峽工藝品博覽會是由政府主辦的國內規模最大、規格最高、人氣最旺的工藝美術專業展會,簡稱“藝博會”,展會期間評選的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是國內工藝美術領域專業性最強、級別最高的獎項,好比電影界的金雞獎。
安徽省工藝美術大師、省陶瓷藝術大師、高級工藝美術師,當代壽州窯重燃的旗手朱兆龍陶瓷作品“淮南子—12生肖”、“絲綢之路”、“兵符 回頭豹”連續斬獲2014、2015、2016年三屆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金獎;“唐佛”、“楚大鼎”“自在·丙申猴”蟬聯第九、第十、第十一,三屆中國海峽工藝品博覽會金獎。三屆“雙金”被朱兆龍捧回淮南,奠定了“非遺”走出來的壽州窯陶瓷藝術在中國當代工藝美術領域的特殊地位。
5月10日,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走進朱兆龍壽州窯陶瓷作品創作工作室,零距離接觸到了這6件藝術作品。獲知,“淮南子十二生肖”作品系采用韓美林的陶瓷動物表現手法,結合現代人喜愛的簡約表現形式造型燒制而成,該作品釉水與胎骨結合緊密,渾然一體,具有濃郁的淮南地方古窯陶瓷韻味及風格。“絲綢之路” 質地為壽州窯陶瓷,形態卻像柱形雕刻作品,朱兆龍運用半圓雕、浮雕、刻畫等陶瓷技藝,將敦煌莫高窟北魏時期的“東方微笑”禪定佛、唐代體態豐盈婀娜的水月觀音、反彈琵琶、飛天、龜茲舞等形象燒制于一體,在獨特的釉色映襯下,格外沉穩大氣、氣象萬千!氨 回頭豹”以古代調兵的兵符為造型原型,青銅外色、紋飾精細,刻畫出豹子的勇猛威嚴。該作品造型不大,單手即可捧拿,握在手中光滑圓潤,讓人愛不釋手。
朱兆龍獲得中國海峽工藝品博覽會金獎的“唐佛”“楚大鼎”“自在·丙申猴”作品,同樣巧奪天工,每一件作品都堪稱工藝經典,尤其是其斬獲第十一屆“藝博會”金獎的“自在·丙申猴”,更是將猴子的悠閑神態與壽州窯的獨特釉色完美融合,在線條的流動中,將陶瓷藝術的靜與動展現的淋漓盡致。
“壽州瓷黃、茶色紫”窯火輝煌300余年
有關資料顯示,壽州窯被重新發掘于1960年,經過相關部門多次調查,陸續在淮南田家庵區、三座窯、徐家圩、費郢孜、李嘴孜及鳳陽縣武店靈泉寺東等地發現10余處古代窯場,其中大通區上窯鎮周圍分布最為集中,殘瓷碎片遍地皆是。
對壽州窯有著深入研究的朱兆龍介紹說:歷史上的壽州窯綿延幾十里,規模巨大,曾是江淮地區的制瓷中心。壽州窯創燒于南北朝后期,隋唐進入繁榮時期,至五代逐漸衰落,歷時300余年。壽州窯介于古代南北方瓷窯系之間,早期受北方青瓷窯影響很大,至隋唐時期,聰明智慧的壽州窯工們對制作工藝和燒造技術作了重大改進,逐漸形成了色重瓷黃的特色,在古代,黃色是富貴的象征,它填補了當時“南青北白”無黃釉的空檔。茶圣陸羽在《茶經》中評說:“壽州瓷黃、茶色紫”“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壽州次、洪州次” ,壽州窯曾被列唐代六大名窯第五位。在陶瓷史上占有重要的歷史地位,受到國內外學者的高度重視。
新中國成立以后,安徽省為了解決中北部地區的陶瓷用品匱乏的問題,從山東、河北、江西、上海及淮南當地調入大批的專業技術人員,在八公山淮南磚瓦廠的基礎上建立了“淮南瓷器廠”,從業職工一度達到三千多人,淮南瓷器廠生產的陶瓷面磚和工藝美術瓷器產品曾獲“部優”稱號并外銷到港臺地區,景象十分繁榮,后期因各種原因淮南瓷器燒制滑入低谷,壽州窯錯失了再次走進中國陶瓷藝術中心的機會。
厚積薄發朱兆龍點燃壽州窯新春天
朱兆龍告訴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他孩童時期隨父母親生活在淮南陶瓷廠,學習以外的時間,基本上都泡在廠區,耳濡目染下,逐漸癡迷上了繪畫和雕塑,11歲時他開始跟隨韓美林學習書法和繪畫,上個世紀80年代又被天津“泥人張”張鉞收為弟子,學習彩塑技藝。后來,朱兆龍又轉入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學習陶瓷創作。當代中國最具權威的陶瓷大家張守智、呂曉莊、陳若菊、楊永善、陳進海等人,都曾擔任過他的授課老師。
朱兆龍認為:陶瓷是科學與藝術的有機結合體,是形象思維與美學升華的結晶,想做出好的陶瓷作品,創作者必須精通設計、造型、繪畫、裝飾等藝術,還要精通材料、成形、燒制等技術與工藝。30多年的藝術實踐和刻苦鉆研,讓朱兆龍全面掌握了陶瓷創作的系統工藝,使他能夠游刃有余地傳承、挖掘、創造性地燒制壽州窯作品。
為深度挖掘壽州窯文化和制作工藝,2012年朱兆龍注冊成立了淮南市兆龍陶瓷文化有限公司,設計生產了《壽州古窯魂》《衍》《古陶茶具》《楚風酒具》《十二生肖》《楚大鼎》等陶藝及陶瓷產品,成功將壽州窯作品推向海內外。當下蕪湖方特東方神畫主題公園“禪陶齋”內,專門開辟了朱兆龍壽州窯瓷器作品展臺,將其作為安徽省重要代表性文化符號推向全國乃至海外。朱兆龍認為,他連續三屆捧回“百花獎”、“藝博會”金獎,不僅是他個人努力和藝術修為的結果,更是壽州窯作品重新回歸中國工藝美術中心的開始,作為淮南市工藝美術家協會秘書長的他,有責任推動壽州窯取得更高的輝煌。
圖:為了創作一件滿意的壽州窯作品朱兆龍常常會連續工作數個月。
(記者 蘇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