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出江湖待后生
(接上篇)
神酒引動恩怨來
論起神酒能御賜品牌老虎油,著實是方簡之功。
方簡字漢青,生于上窯方家樓村。自幼好讀經史,雍正年間舉人,乾隆五年殿試中二甲,賜進士,方簡進士后授翰林院庶吉士,任國史編修。
能有庶吉士名頭的,不但要在殿試中高中一甲、二甲,而且必須是其中的佼佼者,具有極大的發展潛力。一旦當了庶吉士,要為皇帝起草詔書,為皇帝講解經義,極易成為皇帝的近臣,進而發展成國家統治集團的核心人物。
然而方簡雖在朝堂,卻未成為乾隆的重臣。機會不可能沒有,也可能是性格和志趣的問題,使他難以為乾隆所賞識。他恪盡職守,每日默默沉浸在國史的整理和記錄上,功夫浸潤在國學的詮釋上,即使皇帝召開會議,他奉命參會記載,也絕不多說一句話。就是奉命起草詔書,草稿擬就后即交給近侍大臣,而不是硬找個理由到皇帝面前顯擺。就這樣,二十九歲的他一晃就成了五十知天命的人,兩鬢風霜,一身儒風。君子安貧,達人知命,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就是他人生的信條。歲月就這樣伴隨著他默默流淌。
冥冥之中,似乎注定方簡要成為同昌神酒的點化人。因為,機緣不知不覺降臨了。
乾隆二十四歲繼位,執政六十年,退位當太上皇又三年。前二十多年,他的力量主要用在內撫舊怨,外平邊患。五十歲以后,他一改前朝作風,附庸風雅,吟詩習字,惡補大漢文化,力推編撰《四庫全書》,當然免不了經常到翰林院視察,與方簡自然就有了近距離接觸。當聽說方簡也是1711年9月25日出生,乾隆不禁十分驚詫身邊有一個與自己同年同月同日生的部下,不由脫口說:“卿與朕同年同月同日生,可謂兄弟矣!”
話是這么說,臣子誰敢與君是兄弟?除了叩頭謝恩加上死罪,其他是半個字不能說的。但有這么一個機緣,方簡與乾隆自然親近了不少。
君臣一熟了,免不了要談家鄉,說風俗,話風物。時不時的,乾隆也要召開國學研討會,召集幾個文臣來個圍爐夜話,以顯皇帝雖為滿族,然也口銜日月,胸懷山河,通經達義,無所不知。這樣的場合,方簡時不時也聽諭參加,記錄皇帝的偉大指示、至理名言。無意中,方簡向乾隆帝說起了汪謙的同昌酒,說起雖臭猶香的臭豆腐,說起洛河鎮的腌咸菜,說起了當年淝水之戰的洛澗大捷。因為乾隆此時也想延年益壽,保養身體,當然讓方簡更為詳細地介紹同昌酒。
“酒是何色?”乾隆問道。
“橙紅晶瑩,猶如琥珀!狈胶喆鸬。
“為何為橙紅色?”
“以南方紅米著色,故而呈現紅色。”
“所用藥材是哪幾種?”
“當歸、黨參、藏紅花、豆蔻……。當然,還加了冰糖、蜂蜜!
乾隆起身踱步,自言自語,“當歸,主補氣血不足,尤對老年便秘有效。黨參主治脾胃氣虛,神疲倦怠。豆蔻主治脾胃氣滯,食欲欠香,胸悶腹脹,噯氣反胃。藏紅花主用安神養血、滋陰壯陽、安肺各神。紅米又可舒緩疲勞,提振精氣?礃幼,這種酒是性溫質暖、養氣提神之物。”
(未完待續)
(孫獻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