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遞業飛速發展的同時,卻受制于場地瓶頸
城市那么大 它也要有個“家”
電商的高速發展帶來了快遞行業的春天,在各種網購節日的推動下,快遞已經成為了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走訪了解到,目前淮南品牌快遞幾乎覆蓋了全市所有鄉鎮,但其在取得長足發展的同時,也遭遇了一些瓶頸。
網購節日推動快遞飛速發展
11月12日12.18萬件、13日19.69萬件、14日18.97萬件,這一串數據是去年雙“11”期間我市規模快遞企業的連續三天的快件處理量,淮南市快遞企業負責人用“增長迅猛,成績喜人”八個字來形容我市快遞企業的這份“雙11”答卷。據悉,2014年同期我市規模快遞企業日處理快件量峰值在12.58萬件左右,去年這一數據飆升到19.69萬件,再創新高。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從淮南市郵政管理局獲悉,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11月10日至20日期間,全市快遞量達到1638123件,比2014年同期增加53.92%,其中進件1356236,同比增加57.79%,出件311328件,同比增加51.70%,全年快遞量則突破了四千萬件。
“‘雙11’是近年來快遞迅猛發展的重要推手”我市某快遞企業負責人告訴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從其公司近年來的數據來看,每年“雙11”期間,快遞業務量都會激增,激增之后,業務量會上一個新臺階,超過原有數據,并持續維持到下一個“雙11”的到來,網購節日在快遞業發展過程中的助推作用不可小覷。
行業有管家走向規范化
2012年之前,淮南市快遞行業沒有主管單位,處于摸黑發展階段,2012年淮南市郵政管理局掛牌成立,自此淮南快遞業走進了規范快速發展的新階段。淮南市郵政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該局自組建以來,全面貫徹落實省局各項工作部署,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重點圍繞“抓改革促發展惠民生”這一主線,實施“深化郵政改革創新,推動行業轉型升級”兩大戰略,牢牢把握“提升服務質量,提高監管效能”兩個重點。按照“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注重調結構提質效、轉職能惠民生,把改革創新、轉型升級貫穿郵政快遞業發展的各個方面、各個環節,初步解決了淮南快遞業一盤散沙、無序發展的問題。尤其在市民關注的快遞安全方面,淮南市郵政管理局聯合市綜治辦印發《關于成立市郵件、快件寄遞安全管理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出臺《關于加強郵件、快件寄遞安全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等文件,從六方面二十條對加強寄遞安全工作提出具體要求;明確成員單位責任分工,確定從2015年起郵件、快件寄遞安全管理工作納入我市平安建設總體規劃,納入各級綜治工作(平安建設)考核評價體系;建立聯合執法機制,每年定期組織人員對快遞郵政企業進行聯合、統一檢查,合力維護寄遞渠道安全。
快遞發展受制于場地瓶頸
“我們分揀中心兩年搬了3次,你想這對我們的影響有多大?”走訪調查過程中,淮南某快遞企業負責人向記者反映說:因為沒有固定的運營場所,他們被迫多次搬遷,搬遷過程中流失的人力和耗費的金錢,差點讓他們破產。“我們位于國慶路旁的運營中心的因為房產開發被迫關閉,之后我們又在附近的一個工業園內找到了一個合適的場地,但地坪打好后,卻因不是生產企業而被攆了出來,無奈之下我們只得再四處找場地,最終才搬到現在這個地方,但是現在我們又面臨著被迫搬遷的窘境。”這位快遞企業負責人告訴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像他們這樣的具有一定規模的快遞企業至少需要2000平方米以上的封閉場地,才能保證正常運營。
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走訪了解到,當前我市除了郵政EMS以外,多數民營快遞企業均沒有相對固定、具有一定規模的運營場所。他們基本都是靠租用廠房、倉庫、民房進行快件的分揀和中轉,這種打游擊的方式不僅不利于快遞企業的發展壯大,更是在快件的安全上造成了一定的隱患。淮南市郵政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認為:快遞企業遇到的這一難題,需要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他們迫切需要一個緊鄰城區、規模適中的快遞產業園,為快遞企業的發展提供固定的運營場所,為我市的電商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市民期待服務更上一層樓
走訪調查過程中,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收到了大量市民的反饋意見,多數市民認為近兩年我市快遞業無論是在服務質量,還是寄遞速度上都有了長足進步,大家感到較為滿意,但是部分市民也認為快遞業在服務質量上仍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特別是在快遞安全及投遞速度上仍需進一步提高。為此,淮南快遞主管部門淮南市郵政管理局積極開展服務質量專項整治,引導快遞企業加強行業自律,充分認識快遞業核心競爭力關鍵就是服務質量的競爭觀點,提高企業主體意識和質量責任意識。下發了《關于開展快遞標準化門店建設的實施意見》和《關于在全市快遞行業開展青年文明號創建活動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快遞企業以“服務質量專項整治工作”為載體,以“建設標準化門店”和“創建青年文明號”為抓手,切實提升郵政快遞服務的時效性、可靠性、便利性、保證性,有效推進快遞服務行業轉型升級與提質增效。目前,首批淮河民生新城、春曉名城、山水居3家快遞服務中心正式揭牌運營,已有市郵政EMS、順豐、圓通等快遞企業進駐,初步解決了小區快件“最后一公里”投遞問題,實現了業主、物業企業和快遞企業的三方互利共贏。預計,在主管單位及行業協會的推動下,我市快遞投遞效率和服務質量將會持續向好。
圖一、圖二為提升終端服務質量,我市快遞企業嘗試使用智能快件箱
(記者 蘇國義 陸士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