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4年,集聚8名淮南本土作家精品力作
3月19日下午,《淮南作家叢書》首發式在市新華書店廣場舉行,正在購書的讀者先睹為快,享受到了簽名送書的文化大餐。
市委宣傳部、市文聯為作家們出版《淮南作家叢書》開淮南作協歷史之先河。從動議、策劃、組稿、出版歷時4年,李思法、蘇西峰、李恒瑞、李保才、姜濤、王運超、趙立新、老井8名淮南文壇高手精心創作的打造了一部精品力作。
李思法的《回望歲月》以凝重的筆觸,平實的話語,嚴謹的記述,對文壇事件和重要人物的訪談,以及交往的情誼,留下了珍貴的資料。
蘇西峰的《草亦親》,作家從對泥土、草木的眷戀,童心玩趣的素描,勾起人們對故土、鄉情、親情的無限向往和美好回憶。
《李恒瑞兒童作品選》,所選編的兒童詩、童話作品、是作家多年間發表在國內近30個省、直轄市的省級報刊的精品佳作,可謂全省僅有,全國也不多見。
被淮南市資深作家、原作協主席李恒瑞譽為“三千紅葉,一卷巨珍”李保才的《香山紅葉》,以其獨特色調的“香山紅葉”四個字作為藏頭,演繹出三千首沒有重復字句的七言詩詠,展現了文壇獨家風采。
姜濤的《黑色的輝煌》以紀實文學手法,記錄了發生在煤礦的生產建設,采煤工人身邊的感人生活故事與創造奉獻的生命業績,語言與情感都閃耀烏金的光彩,確不失輝煌。
王運超的《留守兒童》凸顯了作家善于捕捉極具現實意義的重要題材,運用素描手法和質樸感人的語言,編織了一幅幅令人熱淚盈眶、又深感欣慰和歡笑的情感畫面,以真情實感去觸摸一個特殊群體渴望溫情與關愛的純真心靈。
趙立新的《華美的愛情》作家采用了自己清澈明麗,素潔高雅的一貫散文風格,這也是情感類散文創作的高超技藝的經典,標題、句式、語言、意境都新穎別致,給人難以釋懷的文學魅力,讀其文章如飲清泉、甘之如飴。
老井的《地心的蛙鳴》,抒發了井下采煤工人對人生命運的詠嘆,飽含了喜與憂,咀嚼其味,甘苦在心、堅強在胸。
《淮南作家叢書》為淮南、安徽,乃至全國的讀者奉上了一套清新、雋永的飲品,如同在暖暖的午后,品飲一道下午茶,潤澤心田,回味甘醇。
(記者 張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