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見過水墨畫中的淮南,她宛若謙謙君子;你也見過水彩畫中的淮南,她好似妙齡少女;但你一定沒有見過手繪版的淮南:火車站廣場前的劉安像、八公山國家地質公園、淮南市博物館、茅仙洞······當這15處淮南地標性建筑用手繪的形式呈現在你面前時,你會發出怎樣的感嘆?淮南小伙史漢雷用了半年的時間,繪制完成了這部淮南地標。
機緣巧合,他用手繪勾勒家鄉美景
“人與城市之間是有感情的,在這個大家庭里走得多了,看得多了,情也深了。當然每個人感受不同。”史漢雷告訴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當初之所以用手繪的形式來創作也是機緣巧合。
就讀于江西景德鎮學院環境藝術專業大二的史漢雷有著深厚的美術功底,但在外求學的他對家鄉一直懷有一份特殊的感情,想通過一種方式來表達。“上了大學之后,當每個人都在向別人夸耀著自己的家鄉怎么怎么好時,我不禁陷入了思考,思考著我作為這個城市的人,這座城市為我們奉獻了這么多,我們該如何去回饋,而我又能為她做些什么。”史漢雷說,自己曾嘗試用馬克筆、水彩去畫,也曾想過拍照,但最終都放棄了。而作為民間藝術之一的剪紙,其表現形式與他的想法很吻合。剪紙是一種鏤空藝術,視覺上給人一種透空的感覺和享受。而且它渾厚、單純、簡潔、明快,沒有多余的色系。一抹紅色就可以描繪出一個動人的故事,展現一個生活的形象。史漢雷最終借鑒了剪紙這種表現形式,選擇用水筆去展現這種感受。
用心創作,他將思鄉情結融入作品
起初,史漢雷抱著試一試的心態開始畫第一張圖,他先用鉛筆畫出底稿,再用普通的水筆進行上色。“說實話畫完一張確實很累,但我更加堅信這就是我想要的。”史漢雷表示,用最簡單的工具,最簡單的顏色,去訴說,去表達,去呈現出最簡單的、最完完整整的美,不斷地做減法。在整部作品中,他認為沒有什么技法可談,也沒有什么理論去禁錮,只是基于每個人對家鄉的感受不一樣。通過手繪這種形式,讓他找到了那個當初對畫畫很執著、只知道涂涂抹抹的自己,并從中感受到了快樂。
史漢雷告訴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自己在創作的過程中有些心急,但他對整部作品還是比較滿意。“都說藝術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但我卻怕有一天生活變了,家鄉也變了,人也不在了。我們無法去改變什么,但卻可以多看家鄉一眼。生命中應該有些值得去回味的東西。”在史漢雷看來,慢一些,會離生活更近一點,離藝術也就更近一點。一筆一筆認認真真作畫,用自己的作品去愛淮南這座城市。
圖:史漢雷手繪版的淮南地標
(記者 李舒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