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淮南市消費者協會向社會公布了2015年度市消協維權十大典型案例,涉及手機、家具、網購、汽車、服務行業等多個領域,為消費者挽回了經濟損失。
一、中獎手機不能使用案
2015年3月4日,消費者張某來到市消協投訴,稱其在某通訊公司開展的抽獎活動中,抽中一部價值5000元手機,繳納稅款后,發現手機無法正常使用,通訊公司與售后之間相互推諉,讓消費者很不滿。
經市消協調查,確認事實后,督促商家盡快拿出解決方案。最終,經過市消協調解,經營者為消費者解決問題,使手機正常使用。
二、浴室摔傷案
2015年3月15日,消費者劉某來到田家庵區消協投訴,稱其在某浴室洗浴,由于該浴室未提供防滑設施及警示,在洗浴過程中,地面濕滑,致其摔傷。
田家庵區消協多次前往該浴室,實地查看浴室環境,并多次做經營者工作,最終,經營者賠償消費者500元。
三、家具質量案
2015年3月27日,消費者方某來到市消協投訴,稱其在某家具商場購買了價值38000多元家具,送貨到家時,消費者發現其購買的沙發存在問題,經市消協調解,方某支付1000元后,商家補償價值4800元床墊。然而,在床墊送貨時,搬運上樓過程中,床墊與墻發生摩擦,致床墊一處出現擦痕,且方某發現所購餐桌大理石臺面存在細微裂痕。
經市消協再次調解,經營者賠償1000元現金,并修復餐桌。
四、手表質量案
2015年4月22日,消費者王某到市消協投訴,稱其在某商場購買了一塊價值7000余元的手表,佩戴沒幾天,發現手表有質量問題,但商場只愿意維修,不愿意更換。
經市消協調查,該手表符合換貨條件,經調解,商場為消費者更換新表。
五、網絡家具銷售案
2015年5月6日,消費者王某來到市消協投訴,稱其在某網站看中家具,經體驗店現場查看樣品后,訂購價值3萬余元家具。家具分批到貨時,王先生發現部分家具存在質量問題。
由于消費者所購家具公司為外地,市消協多次電話與其溝通協調,最終,經營者退回大部分家具,此舉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2萬余元。
六、沉香手串掉塊案
2015年9月1日,消費者代女士來到田家庵區消協投訴,稱其在某古玩店購買了一串沉香手串,佩戴一年多后出現串珠掉塊現象。區消協現場走訪古玩店,調查相關情況,并與經營者協商消費者糾紛事宜。
經區消協多次調解,消費者支付200元,經營者為消費者更換一串黃花梨手串,此舉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4000余元。
七、多收裝修款不退案
2015年9月29日,消費者花某來到市消協投訴,稱其與某裝飾公司簽訂合同,約定裝修事宜。施工過程中,雙方就工程方案幾次更改,最終結算時發現,裝飾公司應退還消費者3000余元多收款項,但裝飾公司推延不退。
經市消協多次聯系,裝飾公司最終退款。
八、減肥精油無效果案
2015年11月30日,消費者李某到鳳臺縣消協投訴,稱其在鳳臺某商店購買一套減肥精油,經營者承諾保減肥,無效退款。消費者在使用一段時間后,未出現經營者所承諾效果。
經鳳臺縣消協調解,商店退還8300元貨款。
九、汽車漏油案
2015年12月17日,消費者馬某在消協網站投訴,稱其于2013年購買的汽車,駕駛過程中,多次出現漏油等毛病,汽車4S店始終未給予消費者合理的解釋和解決方案。
市消協接到投訴后,聯系消費者、經營者、廠家代表現場調解,經多次協調溝通,最終經營者同意免費更換發動機,并提供免費保養等。此舉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25000余元。
十、電視維修案
2015年12月30日,消費者徐某來到市消協投訴,稱其購買的某品牌電視機屏幕有小范圍波紋,不太影響觀看,售后將機器送至合肥售后檢測處檢測,需要更換屏幕,由于超出三包期限,需支付較高維修費,消費者選擇放棄維修。然而,電視送回消費者家中時,電視出現半邊黑屏,無法觀看。
市消協多次致電廠家及售后,經協調,售后賠償消費者一臺新電視,此舉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4000元。
(記者 廖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