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剛性報告文學對于受眾的影響力
報告文學作為新聞文體中的“一只帶露的鮮花”,在輿論宣傳中一直發揮著“重武器”的作用;盡管報告文學較之于純新聞文體諸如消息、通訊和特寫等多了一層文學性和評論性色彩,但報告文學的新聞性本質決定了其在輿論宣傳中的“大哥大”地位,往往以激銳的響箭與神圣的憂思之姿進入普遍領域,與時俱進,直面現實,總是一往情深地追逐時代的浪頭和腳步,及時感應時代脈搏,快速反映時代精神,加之積極健康的內容與和諧匹配的形式的完美統一,從而贏得了廣泛的回響。
所謂剛性的報告文學,就是指那種思想力度強、精神硬度高并富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與使命感的報告文學,充滿正能量、積極弘揚時代英雄形象。如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初——魏巍的一篇《誰是最可愛的人》、六十年代中期——穆青的一篇《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七十年代末徐遲的一篇《哥德巴赫猜想》等,正是具有這種品質的報告文學,其激情燃燒的時代精神或催人淚下的英雄形象注入了幾代人的血脈之中,為那些個需要英雄的時代贏得了多少寶貴的凝聚力和戰斗力,這是共和國永遠都不能忘懷的深刻記憶!
的確,剛性的報告文學不僅對于改善社會秩序,改善社會文化結構中局部或階段性的“貧血”乃至“缺鈣”癥狀,都是大有補益的?梢哉f,哪里出現了一篇剛性的報告文學,哪里可能就會多出來一片綠洲或一片蔚藍的天。當然,剛性的報告文學的出現首先在于新聞工作者或報告文學作家要善于發現時代英雄,英雄不出,又何來優秀的報告文學?應該看到,我們正生活在一個英雄的時代,英雄的時代需要英雄的報告文學。這就要求我們的新聞工作者或報告文學作家要深入生活,接觸現實,及時地發現英雄,謳歌英雄,把英雄引入大眾群體的視野,使之發揮催化劑的作用,才不辱時代的使命。報告文學之所以被譽為“一只帶露的鮮花”,就在于報告文學也像其他新聞文體一樣講究時效性和緊迫性, “鮮花含露”正是剛性報告文學的生命所在,倘若涌入作者筆下的是“一只昨日的黃花”,自然也就失去了光澤和鮮艷。
自改革開放以來,剛性報告文學在輿論宣傳中不斷激起正面的轟動效應,已是不爭的事實。當下,構建和諧社會的呼聲越來越高,報告文學這種直接與文學接軌的新聞文體無疑大有作為,在輿論宣傳中必將一如既往地充當時代的激銳號角和先鋒喉舌,以英雄直面英雄的精神擊鼓吶喊,揮筆長書,為構建和諧社會乃至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營造更多的和諧因素及其和諧空間,這可能是其他新聞文體所不能等量齊觀的優勢之處。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上半葉,正當中國老女排的拼搏精神在中國大地氤氳開來的時候,《體育報》記者魯光采寫的一篇報告文學《中國姑娘》的面世,非常及時地為老女排姑娘們的拼搏歷程作了一個十分完美的注釋:鋼鐵是這樣煉成的。報告文學《中國姑娘》本著人性化的創作原則還原了老女排一個真實的血肉豐滿的群體形象。所以,《中國姑娘》一經發表,便在讀者中引起了極大反響,一時間頗有“洛陽紙貴”的轟動效應。從此,中國老女排的拼搏精神在讀者的心里就不再是“時代符號”式的英雄,而是“英雄流血也流淚”式的可觸可摸的英雄。
近幾年來,這類剛性的報告文學更是層出不窮,它們就像春天里迎風綻開的一朵朵廣玉蘭花,馨香四溢,沁人心脾。諸如陳曉東的《科學巨人錢學森》、曾祥彪的《水稻之父袁隆平》、李春雷的《寶山》、趙瑜、胡世全的《革命百里洲》、孫晶巖的《中國大動脈》、王宏甲的《初見端倪》、何建明的《根本利益》、矯健的《走進帕米爾》以及杜新的《中國脊梁》等等,都為當下社會局部或階段性“貧血”乃至“缺鈣”的“肌體”注入了所急需的營養補充!冻跻姸四摺分兴鑼懙闹魅斯踹x在科技上“九死一生的攀登”精神,感人至深!陡纠妗分械闹魅斯河隄櫨褪芹`行公仆精神的時代標兵。他為了人民的根本利益主持公道、申張正義、除惡安良并辦了一件又一件實事的英雄事跡,在讀者中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吨袊沽骸分兴敱M描寫的北大教授潘文石及其弟子呂植等人多年深入秦嶺跟蹤考察研究野生大熊貓生態繁殖規律所付出的代價,同樣令人感佩不已。
更有感人者——新疆烏恰縣普通醫生吳登云舉家西遷扎根邊疆幾十年為弱勢群體救死扶傷不遺余力的英雄壯舉,可以說是“感動中國”中最富有“切膚之痛”的“這一個”。報告文學《走進帕米爾》對這一事跡作了深入而細致的描寫。筆者曾零距離地接觸過吳登云其人,他為了救治那些因為燒傷、燙傷而需要做皮膚移植手術的病人,先后從自己身上無償地“捐割”了一塊又一塊鮮活的皮膚,——他把健康乃至美麗給了病人,自己身上卻留下了累累傷痕。當吳登云的英雄事跡被多家新聞媒體報道出來之后,無數觀眾、聽眾和讀者都被深深震撼了!特別是報告文學《走進帕米爾》的發表,在讀者中產生了更為激烈的反響,以致引起中宣部和中組部的密切關注,繼而把吳登云作為先進模范人物代表向全黨和全國人民推薦,使之成為一代人學習和追求的榜樣。常言道:“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笔堑,在構建和諧小康社會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今天,我們正需要更多像吳登云這樣的英雄,正需要更多的報告文學去描寫去介紹這樣的英雄。
的確,剛性的報告文學無論是在過去、還是現在乃至將來,它在輿論宣傳中都是不可替代的“先鋒一族”。 隨著構建和諧社會和改革步伐的不斷深入,我們對英雄群體的渴望就會愈加迫切,這就需要更多的新聞工作者或報告文學作家勇敢地深入生活、去積極地發現英雄,謳歌英雄,如此,我們構建和諧社會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積極因素就會增多,戰斗力就會更加強大,事業也就會更加有所保證。由此可見,報告文學在這場戰斗中大有作為。當然,我們反對那種因為偶然的心血來潮而去侍弄一些“浮光掠影”式的報告文學,優秀的報告文學往往也出自英雄之手。可以說,能發現英雄并能熱情謳歌英雄的人,其本身就是英雄,英雄謳歌英雄的報告文學,就是英雄的報告文學,就是和諧的報告文學。我們完全可以斷言:在未來美好的時光里,優秀的報告文學定然會如雨后春筍一般大量涌現,優秀的報告文學營造出來“柳暗花明又一春”的空間也將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大,這是時代的呼喚,也是人民群眾的精神需要,但愿報告文學這種文體以及有志于以這種文體為武器的新聞工作者或報告文學作家、不辱時代賦予自己的神圣使命。
讓我們為剛性報告文學的層出不窮及其深入人心的影響力鼓與呼!
(孫仁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