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申君黃歇之死
黃歇收留了李園。那時,還不知道他有妹妹。
李園投奔黃歇,是因為早在趙國就聽說了春申君勇救太子的故事,他想借黃歇東山再起。但跟隨黃歇一段時間,極其機敏的李園就發現,黃歇盡管名聲在外,但畢竟已是一位老人,喜聽美言,樂近女色,貪圖享受。他的生活美酒玉食,他的車馬金縷絲蓋,他的宮室奢華雍容,他的門客錦衣珠履,他出宮回府,浩浩蕩蕩。一句話,他已經從一個奮發型的斗士,變成了享樂型庸者。這樣的人,只可借力,不可倚靠。但現在,必須要加強與他的親近,門客們看到,每天來黃歇處請安最勤的,是他李園;經常陪黃歇聊天的,是他李園;給黃歇提建議最多的,還是李園。
有人對李園有清醒的認識。他就是黃歇吞并魯國后任命的蘭陵令荀子。荀子是戰國末期的著名學者,有完整的治國方略。他從齊國來楚,曾被黃歇任命為蘭陵令,當政多年,蘭陵百姓安居樂業,路不拾遺,夜不閉戶,荀子名聲大噪。因要整合稅收政策,黃歇把荀子抽調到都城暫時負責,荀子與李園便有了一段共事時光。他對李園情況有所了解,對其所作所為極為鄙視,雙方有了沖突。
荀子為人耿直,快人快語。一天,他對黃歇直言不諱說:“李園是一個小人,令尹要防備他。”
黃歇眉毛一揚,“何為小人?李園確有其事嗎?我觀他還比較光明磊落,為人誠實。”
荀子回答:“誠者,君子守業為政之本也。小人不然,言無常信,行無常貞,唯利所在,無所不傾。此乃小人的道德表現。而且,小人一旦得勢,則倨傲衿驕以待人,不得勢,則妒嫉怨誹以傾覆人,這是小人的行為表現。臣與李園交道有日,李園為人做事,與小人所為無一不合。臣試舉例,李園窮困,與同窗學友來齊國游學,全靠同窗接濟。李園在齊被欺,同窗為他報仇,打人致死,李園居然告官以得金。他來楚途中,衣食無著,受一淮河船夫相救。您收留他為門客后,船夫有難想請他幫忙,來找李園時,他竟然說不識此人,命人趕了出去。他不是小人又是什么?他在您面前,言善而情媚。對門客,富者貴者,笑臉相迎;貧者弱者,惡言惡語相向。口言善而身行惡,不是小人是什么?”
黃歇聽說兩人有過沖突,所以對荀子的話將信將疑,哈哈一笑,“此乃小事,何必認真?”
“今為小,后必為大。口言善,身行惡,必國妖也!”
黃歇打住了荀子的話頭,“君今日教我的話,我已記下,我將對李園認真辨別,絕不會被美言蒙住眼睛。”
李園聽說荀子在黃歇面前如此誹謗,心中大為光火。但他表現得很平靜,當他來到黃歇處,黃歇并沒有告訴他荀子來過的事,而是問他對荀子如何看。
李園笑了,“荀子,天下之賢人也,小人我豈敢望其項背,小人曾讀過他不少著作,感覺其眼高,其志不可限量。古代的商湯和周武王都不過以百里而稱霸天下。現在,您任命荀子也是百里之縣,給了他百里之勢,臣私下在琢磨,這個人今后對您有利呢還是不利?這只是我的一點看法,不知您如何評價?”
這話似乎講到了黃歇的痛處,他沒什么表情,只是說“講得好。”當李園離開后,他馬上派人辭退了荀子。
荀子沒有辯白,收拾收拾去了趙國。很快被趙國拜為上卿。這件事在壽春引起了很大的議論。黃歇的門客朱英就勸說道:“古代伊尹離開夏桀幫助商湯,商湯稱王而夏桀滅亡;管仲離開魯國幫助齊桓公,魯弱而齊強。荀子,天下賢人,您干嗎要辭他呢?舉能而用賢,本是您職責所在,大賢能為您所用,不是更彰顯您的眼光和氣度嗎?您萬勿聽信讒言,逐退荀君。”
黃歇又說:“講得好。”便派使者到趙國請荀子,但荀子讓他失望了。只是給他回了一封信,責備他不能知人善任,辨識忠奸,信以賦結尾道:“寶珍隋珠,不知佩兮,袆布與絲,不知異兮。以瞽為明,以聾為聰,以是為非,以吉為兇。嗚呼上天,曷惟其同!”
這種嘲笑讓黃歇極為惱火,他知道,荀子不會再回來了。他后悔聽了李園的挑撥,未加分析,就趕走了大賢。如今悔之晚矣。他不禁對李園產生了不滿。
李園雖為小人,但小人也有智。他的主意來了。
他回到了城中為妹妹租住房子,告訴李嫣,他要把他嫁給黃歇。
妹妹不太情愿,說:“黃歇已老,風中之燭,如果有不測,我們倚靠誰呢?哥哥你要出人頭地,不如想辦法把我送進王宮,我來盡量討大王的歡心。我們在楚國不就翻身了嗎?”
“不,王宮妃嬪眾多,但考烈王卻一直無子。黃歇說他生育能力弱。如果你進宮仍然無子,馬上會受到考烈王的冷落。再說考烈王無子,一旦駕崩,誰來繼位還是黃歇來定。現在,黃歇就是楚國的真王,而考烈王是楚國的假王。如果考烈王真死了,黃歇更是楚國命運的操縱者。你嫁給他,我們不會吃虧。”
“但憑哥哥主張。”李嫣回答。
李園向黃歇請假,說要回老家辦事,但他駕車出了城門,半道便住了下來。本該回來,卻遲遲未見。
等李園一天下午出現在黃歇的宮中時,黃歇劈頭問他為何遲回。李園答道:“臣這次回去是處理家中的私事,所以就沒向您稟明。”
“什么私事?”
“是齊王要娶我妹妹。”
黃歇眼睛猛然一亮,“怎么,你還有妹妹?”
李園點點頭,“齊王專門派使臣來求娶我的妹妹。我招待那個使臣飲酒,哪知他喝酒特別纏人,非要一醉方休,臣陪他喝醉了,兩天沒能起來,所以延誤了返回的時間。”
“齊王的聘禮物送來了嗎”
“這次是先來約定,聘禮沒帶。”
黃歇說,“沒帶就好,沒帶就好。”突然目光直視李園,“可以讓我看看嗎”
“可以,正巧這次臣把她帶回來了。臣這就帶她來。”
傍晚,一輛馬車將李嫣送進了怡和宮,當李嫣出現在黃歇面前,黃歇的眼睛已經呆直了,沒想到李園還有這么一位天生麗姝。此刻進入黃歇眼簾的李嫣,云髻高聳,桃腮娥眉,項如凝脂,指若柔荑,雙眸一湖銷魂水,通體透射迷情香。
黃歇不禁渾身躁動。
李園悄悄離開了。
幾個月以后,李嫣乘著黃歇到封地視察,來到黃歇專門賞給哥哥的一處三進宅院。告訴李園,她懷孕了。
“李園恭賀妹妹大喜,妹妹為我們李家立了大功!”
“無名無份,喜從何來?”李嫣皺著眉頭,“還不如進宮,就是不生孩子,也有個名份啊。若僥幸得子,豈不是天大的幸事?”
李園突然心中一動,“這是機遇,這是機遇,這是機遇!”他猛地抓住李嫣的手,“妹妹,機遇啊!這是上天賜給我們李家的大福,是上天要讓我們李家翻身啊!妹妹,你只要這么做,這楚國就要天地輪回,乾坤再轉了!”他把李嫣拉進密室,把心中的盤算告訴了李嫣。
“這,能行嗎?”李嫣瞪大了眼睛。
“行,一定行!”李園緊緊抓住李嫣的手,我們李家就全靠你了。你不用怕,黃歇的心思我猜得很透。你只要按我的話做,必定成功。我們一旦有了楚國,就把趙國滅得雞犬不留,父親的仇可報,李家中興在望。”說著,李園突然沖著李嫣跪倒,李嫣吃了一驚,急忙跪下,抓住哥哥的手,淚流滿面。
過了幾天,黃歇回來了,不用講,又是夢入巫山,顛鸞倒鳳。當云散雨收,黃歇筋疲力盡躺在床上時,李嫣覺得機會來了,便臉含愁容,嬌羞地凝視著黃歇。
黃歇問道,“為何突現愁容,是我走這幾天受了什么委屈了嗎?”
“沒有。”李嫣答道,又很長時間沒有說話,在黃歇疑問的目光注視下,她輕輕地說:“妾身凋零,蒙令尹不棄,已經十分滿足。然這幾日,妾一人之時,神魂不寧,在為令尹擔心。”
“哦?”黃歇覺得眼前的這個女子并非只是滿足男人肉欲的工具,還很有頭腦,便產生了興趣,“說說看。”
李嫣接過話頭,“妾知道,楚王尊重寵信您,即使兄弟也不如。如今您任楚國宰相已經二十多年了,可是大王至今未有一子。如果楚王壽終之后,只能改立兄弟,那么改立的新君只會使用原來所親信的人,讓他們掌握權柄重器。您是老臣,怎么可能得到新君的寵信呢?”
看到黃歇嚴肅起來,李嫣知道黃歇認真了,覺得她講得有道理。便一鼓作氣講下去。“不僅如此,您身處尊位,執掌政事多年,對楚王的兄弟們難免有許多失禮之處。楚王兄弟果真立為國君,災難必將落在您的身上,還怎么能保住宰相大印和江東封地呢?”
“妾有一個想法,怕您聽了生氣,又覺得說出來愧對您對我的厚恩,所以一直猶豫,未敢說。”
“說說看,我不會怪罪。”
“妾已有身孕了,別人誰也不知道。妾得到您的寵幸時間不長。如果憑您的尊貴地位把我進獻給楚王,楚王必定寵幸我。如若上天保佑,讓我生個兒子,定會立為太子。那么實質上是您的兒子做了楚王,楚國全為您所有了。這與另立新君、使您可能會身遭意想不到的殃禍相比,哪樣好呢”
黃歇一躍而起,“沒想到,你有這樣的深謀遠慮。這是我沒想到的。對極了!”他盡管老邁,但當大事并不昏聵,立刻把李園叫來,用車把李嫣悄悄送出門,嚴密地安排在一個住所。
第二天,黃歇進宮,一番寒喧,便直奔主題,說:“臣為大王無子一直憂愁,近日聽聞門客李園有一妹,貌美體健,便與李園相商,李園愿意將其妹進獻給大王。故今日進宮向大王稟報,盼望大王能寵幸其妹,或可天佑大王,生下一男半女。”
這樣的事,考烈王是不會拒絕的。立即要黃歇把李嫣召進宮來,一見,果然是國色天香、蘭心惠性。當晚臨幸,又覺這女子千嬌百媚,風情萬種。她抓住了考烈王的心,得到了考烈王的極大寵幸。更讓考烈王狂喜的是,李嫣懷孕了,而且生了個兒子!
考烈王喜極而泣,率領眾王族到宗廟祭祀,感謝列祖列宗,當眾宣布立李嫣為王后,立此子為太子,起名為悍,意為神勇彪悍。
考烈王清楚地記得,那一天,大雨如注。難道真是天佑大楚?(未完待續)
(孫獻光 劉同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