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4年開始,在全國一些地市“兩會”召開期間,就有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提出將開車使用手機違法行為入刑,并認為這是對交通法規的維護,對生命的尊重。無獨有偶,今年,在珠海市召開的“兩會”上,珠海市的部分政協委員再次提議將開車使用手機的行為入刑,并迫切呼吁當地執法部門盡快實施。
開車禁止使用手機,是交通法明令禁止的,也是人人皆知的;開車使用手機,其危害性以及所引發的一起起血淋淋的交通事故,這也是人人皆知的。但令人遺憾的是,在現實中,開車使用手機的現象依然是見怪不怪;而由其所引發的交通事故也是屢見不鮮。據湖南省高速交警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超6成網友開車時有低頭看手機的習慣。而開車看手機發生事故的概率是不看手機的23倍。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六十二條規定,駕駛機動車不得有撥打接聽手持電話、觀看電視等妨礙安全駕駛的行為,一旦發現公安機關將給予駕駛人警告或記2分并處以20元以上200元以下罰款。盡管頒布了法律對開車玩手機的行為進行了約束,但由于相關法律頒布較早,對于后期流行的發微信、發微博、自拍等行為卻沒有明確的約束,加上監管不到位,不及時,取證難等因素,使得開車玩手機的行為沒有得到有效的遏制,因開車使用手機所導致的交通事故也在全國各地不斷發生。
筆者在此不妨舉上幾例因開車使用手機所引發的悲。浩湟,2014年10月24日,江蘇鎮江一司機駕車7分鐘不到,4次掏手機,共低頭39次,結果撞死一名騎自行車的老人。其二,在某高速路上,一名年輕司機在駕車途中利用手機與女朋友玩微信,結果所駕車輛與路中央的隔離帶相撞,導致車輛側翻,造成車毀人傷。其三,一名長途客車司機在高速公路行車不到10分鐘,先后6次使用手機撥打或接聽電話,結果與前車發生追尾,事故導致這名長途客車司機從車窗飛出,當場死亡,另外,這起事故還直接導致車上多名乘客不同程度受傷。
時至今日,類似這樣的交通事故,在全國各地,仍在不時地上演。近日,筆者在淮南市主城區一些交通要道對開車使用手機現象進行了調查,筆者在劉家山路觀看13輛過往車輛,居然發現有6名司機邊開車邊使用手機。筆者在經過一番調查后發現,開車使用手機現象在淮南也較為普遍。
淮南市交警支隊事故科負責人告訴記者,司機開車接打電話會分散駕駛者注意力,撥打或接聽電話時人腦反應比酒駕還要慢30%,年輕駕駛人反應速度相當于70歲老年駕駛人,大大削弱了駕駛人的應變能力。駕車打電話導致交通事故風險比通常高4倍,三成以上致命交通事故是因駕駛人注意力不集中所致。而駕車撥打或者接聽手機還會影響其他車輛的通行效率,加劇路面車輛擁堵。鑒于此,《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做出前述規定。
既然因開車玩手機所引發的一幕幕悲劇難以警醒人們,既然開車玩手機所造成的交通安全隱患如此之大,那我們的相關執法部門不妨嘗試一下,本著維護公共安全的目的,像嚴查醉駕一樣,對開車使用手機的違法現象進行嚴查重罰。
筆者在查閱相關信息后了解到,目前世界上有50個國家禁止司機開車時打電話,美國最近也打算在全國各州都約束開車打電話行為。然而,現實情況卻是,對于這樣一個充滿善意的規定,還有相當一部分人或不知情,或知情卻不理解,導致開車打手機的現象仍然比較普遍?梢姡楹U䥇f委員的開車玩手機入刑的提議,對公眾來說,具有教育價值;而對司機而言,則具有警示意義。另外,筆者認為,建議開車玩手機入刑,還彰顯了生命至上的原則,這也是在用一種嚴厲的方式提醒廣大司機朋友:開車不打電話是對他人生命的尊重,更是對自己生命的珍視。
俗話說,行路不難,舉步當有理。在筆者的記憶中,新華每日電訊曾刊發過由中國網絡電視臺、中央美術學院聯合制作的一組關于文明駕駛的公益廣告圖片,這組公益廣告從各行其道、禮讓行人、不闖紅燈、不亂停靠、不強超車、不亂鳴笛、慎開大燈、和解糾紛等八個主題,闡述了文明駕駛的重要性,并告誡了廣大駕駛員在行車途中,應恪守的社會公德,職業操守,禮讓三先道德底線。在今天看來,司機朋友在開車過程中除了要養成以上這些文明駕駛習慣,還必須加上這樣一種習慣:那就是開車時拒絕使用手機。
(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