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論深入貫徹落實市委九屆九次全會精神
市委九屆九次全會強調,要堅持協調發展,切實增強發展的整體性和平衡性。發展不協調是淮南長期存在的問題,突出表現在區域、城鄉、市礦等關系上。我們必須正確處理發展中的重大關系,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城鄉一體發展,產城融合發展,市礦統籌發展,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加快形成良性互動、協調共進、融合發展的新局面。
增強發展整體性和平衡性,要重點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圍繞各縣區發展優勢和功能定位,把東部城區建設成為全市的現代物流商貿中心、以現代裝備制造為主的產業基地,把西部城區建設成為特色旅游區、傳統產業基地和生態恢復示范區,把山南新區建設成為全市的行政文化中心和新興產業基地,把北部地區建設成為綠色能源基地、新型煤化工產業基地,把鳳臺、毛集建設成為綠色能源基地、農副產品精深加工基地、勞動密集型產業加工基地、生態旅游基地。
增強發展整體性和平衡性,要重點推動城鄉一體化。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把好山好水好風光融入城市。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精神,大力實施“提升老城區、主攻高新區(山南新區)”的城市發展戰略,劃定城市周邊基本農田,防止“攤大餅”式的盲目四面擴張。加快重大公共設施和基礎設施建設,加快以城市“三環四通道”、農村公路“三年行動計劃”、江淮航運淮南樞紐港為重點的綜合交通體系建設,持續提升城市規劃建設水平,推進城市管理和執法體制改革;要堅持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深化戶籍制度改革,推進美麗小鎮、美好鄉村建設,推動道路、通信、交通、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促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增強發展整體性和平衡性,要重點推動產城融合化。把產業發展和城市建設結合起來,聚力建設“一個新區”、打造“三大平臺”,即建設山南新區,打造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與山南新區、淮南經濟技術開發區與大通區、煤化工園區與潘集區三大產城融合平臺,加速產業集聚,完善城市功能,以業興城,以城帶業,宜居宜業,和諧發展。
增強發展整體性和平衡性,要重點推動精神文明建設。堅持用中國夢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聚共識、匯聚力量,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和社會誠信建設,不斷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文化產業體系、文化市場體系。要積極開展“六城同創”,通過3年時間的努力,進入國家級智慧城市、國家級森林城市、省文明城市、省衛生城市、省創新型城市和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城市行列,樹立淮南新形象。
(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