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然各自天涯 怎能沒有牽掛
荷蘭“母親”來淮為養女找媽媽
一對荷蘭孿生姐妹不遠萬里來到淮南,只為圓養女一個心愿——尋找到她的親生父母。5月25日,艾麗卡和姐姐安德里亞來到淮南,開始了為期五天的“尋親之旅”。
為圓養子心愿,荷蘭姐妹來淮尋親
“我在荷蘭生活的很幸福,身體也很健康,養父母為滿足我對出生家庭的好奇,使我的人生更加完整,一直都在努力幫我尋找我的親生父母。我感謝親生父母給我生命,想與他們取得聯系,讓他們知道我現在過得很好。請好心人幫我尋找。”淮家朵在養母艾麗卡為她準備的尋親資料上寫道。
26日上午,記者見到艾麗卡和她的姐姐安德里亞時,他們正在入住酒店的房間里整理尋親啟事的資料。尋親啟事中的這名被領養的女孩叫淮家朵,2002年12月被遺棄在淮南火車站,后來被送到淮南市社會福利院。2004年4月,被現在的荷蘭母親艾麗卡領養。
艾麗卡介紹,她今年50歲,和丈夫一共養育了四個孩子,淮家朵是她在淮南領養的女兒。她的姐姐安德里亞領養了兩個中國男孩,一個是哈爾濱的,另一個是無錫宜興的。這些孩子都很想知道他們的親生父母是誰,想和他們取得聯系。為滿足孩子的這個心愿,她和姐姐這一次來到中國,一起為領養的孩子尋找親生父母。
5月18日,艾麗卡和姐姐安德里亞趕赴中國,20日到了江蘇省宜興市。在宜興市,通過當地媒體和當地的一家公益組織“呂大姐尋親網”的幫助,開始為在宜興領養的孩子尋找親生父母。然而,幾日下來,沒有找到任何信息和線索。在“呂大姐尋親網”負責人、已年過六旬的呂順芳“呂大姐”的幫助下,25日,艾麗卡和姐姐又來到淮南,希望能為淮家朵尋找到她的親生父母。
希望渺茫,仍要努力試一試
算上這一次,艾麗卡到淮南已來過三次,第一次是2004年到淮南市社會福利院領養淮家朵。第二次是2008年,帶著淮家朵回到福利院,重新熟悉了一下福利院的環境。
淮家朵現在已經12歲了,由于正在上學就沒有和母親艾麗卡一起回到中國。艾麗卡介紹,淮家朵現在生活的很好,性格外向活潑,喜歡游泳、騎馬和踢足球等,喜歡烘烤蛋糕,最喜歡閱讀和數學。
然而,艾麗卡雖然來為淮家朵尋親,卻沒有關于她親生父母的任何線索,尋親真可謂大海撈針,希望十分渺茫。“幾率再小,我們也要努力試一試,希望能找到一些線索。”艾麗卡表示。
走訪一無所獲,尋親仍在繼續
當天上午,記者和艾麗卡姐妹來到淮南市社會福利院。得知來意后,淮南市社會福利院后勤保障部主任鄒成香調取了淮家朵的檔案資料。
鄒成香介紹,淮家朵是2002年12月27日被丟棄在淮南火車站的,市民發現后報警送至大通派出所,在尋找她親生父母無果的情況下,將她送到了淮南市社會福利院。
鄒成香介紹,淮家朵入院時,通過身體檢查,初步確診為健康足月產新生女嬰。根據她的毛發和皮膚顏色估計出她的出生日期,為2002年12月26日。“淮家朵”是當時福利院嬰兒部為她取的名字,“淮”是指淮南,“家”是她這一期入院兒童的共同字,“朵”是指她長得可愛,希望像花朵一樣美麗綻放。
淮南市社會福利院收養淮家朵一年多后,經相關部門批準,2004年4月,艾麗卡和她丈夫到福利院領養了她。
“由于是被遺棄的,她之前什么信息都沒有,是一片空白。入院后,才建立起了檔案資料。當時警方都沒找到孩子的父母,十多年過去了,現在找到的可能性確實更小了。”鄒成香表示。
淮南市社會福利院副院長顧本永介紹,“從1998年開始,福利院送養了近千名兒童,每年都有外國人帶著領養的孩子來福利院回訪,讓孩子重新熟悉一下福利院的環境。但像這樣為孩子尋親的很少,而且也都沒有找到孩子的親生父母。”
隨后,記者又和艾麗卡姐妹來到大通派出所。大通派出所一位負責人介紹了關于淮家朵的相關情況,但也沒有她親生父母的信息。
經過一上午的奔走,像預料中的一樣,一無所獲。艾麗卡和姐姐都不會說中文,尋找起來更不容易。不過,艾麗卡表示,她還會繼續尋找,會在淮南火車站附近走訪和張貼尋親啟事,也希望更多人看到信息后能提供幫助。如果市民有相關線索,可通過以下方式和艾麗卡聯系:電子郵箱:01zheimML@yahoo.com,呂大姐尋親熱線:0510-87204306,QQ:763899824。
圖一:近期拍攝的淮家朵玩樂的照片
圖二:艾麗卡(右一)和姐姐整理尋親資料(此圖由艾麗卡提供)
(記者 張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