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積極聯系,將攜手好心人確保兩人圓夢大學
8月19日,淮河早報以《希望能有更多人幫幫困難的孩子》為題,報道了潘集區高皇鎮的貧困生程天佑的事情后,引起社會關注。近日,不少愛心人士和愛心團體紛紛打來電話,希望對其進行資助。
程天佑來自困難的單親家庭,在書法老師陳勇的幫助下,憑著勤奮刻苦,終于圓夢大學。可面對大學4年每學年一萬多元的學費,程天佑和父親程峰又陷入困難當中。
8月20日,一位不愿透露名字的愛心人士王先生通過早報與程天佑的父親取得聯系。通過對程天佑家庭情況進一步了解后,王先生決定資助程天佑部分生活費。8月21日,程天佑學校發放的銀行卡里多了500元錢。
王先生告訴記者,他是一家酒店的負責人,看到報道后,又進一步了解到程天佑的家庭情況。他認為,農村的孩子熱愛書法,雖然家境困難但仍然考上大學,這很不容易,所以決定資助他,希望他能將書法這一民族的傳統文化學習好。王先生表示,“他將每月為程天佑提供500元的生活費直到大學畢業。同時,如果程天佑愿意,他節假日還可以到他的酒店里兼職。”
(記者 張明星)
8月19日,馬鞍山當地媒體與早報熱線聯系,稱當地有一位貧困“孤兒”小風今年被淮南師范學院錄取,但大學學費至今仍無著落,希望早報能聯系校方提供一些幫助。
據馬鞍山《皖江晚報》記者涂慧民介紹,今年20歲的小風剛滿3歲時,母親突發精神疾病離家出走,從此杳無音信。父親常年在馬鞍山打工,為了照顧小風,便將小風的戶口掛靠在當地一位遠房親戚家里,并租了一間房子,以供兩人棲身。從此,父子倆過著相依為命的生活。誰知天有不測風云,去年小風父親因病不治身亡,整個家頓時失去了支柱,小風孤苦無依。目前,小風寄住在馬鞍山花山區塘西街道塘岔社區一間暫未使用的會議室里,靠著每月405元的低保金維持生計。
據塘岔社區魏書記介紹,“小風之前一直住在學校宿舍,學校放假后,無處可去,只好將他安排在社區會議室里暫住。”據魏書記介紹,小風平時非常努力,也非常節儉,在學校除了學習外,還利用課余時間打工掙生活費,“發了工資他也舍不得花,就連高考沖刺的最后一個月也舍不得吃好的,天天買點咸菜和饅頭吃。”
小風今年高考考了412分,被淮南師范學院體育教育專業錄取,但大學四年的學費和生活費至今還無著落。經社區多方協調,馬鞍山市市容局工作人員給小風送來3000元助學金,但這對于小風每年6000多元的學費以及平時的生活費來說,還差一大截。
為了籌到學費,小風平時會到餐廳做傳菜員或者幫助商家發傳單,有時甚至要忙到次日凌晨。
8月19日,《皖江晚報》記者聯系到早報,希望通過早報聯系淮南師范學院,來幫幫小風。隨后,記者迅速將情況反映給淮南師范學院。
據淮南師范學院學生處學生資助中心的相關負責人介紹,對于困難的學生,學校有相應的國家助學金、特困生補助金,以及勤工儉學崗位等一套資助體系,不會讓學生因為交不起學費而退學。
“如果情況屬實,學校將根據小風的實際情況,按照相關政策給予幫助,學校會把他列為重點關注對象進行資助。”該負責人表示,由于新生還未正式到校,小風的具體情況需要經過核實確認后,才能提供相應的幫助,如果小風交不起學費,可以通過學校“綠色通道”先入學,再補辦相關手續。
記者將相關信息及時告知后,小風寄住的社區表示將再積極聯系當地相關部門,希望能多尋求一些幫助,圓小風的大學夢。
(記者 張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