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廳懲罰浪費措施成擺設
近期,一場倡導節約、反對浪費的“光盤行動”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按量下單”、“吃不完打包帶走”成為許多市民消費的新風尚,但記者近日調查發現,作為“花一定數額的錢,任選任吃”的自助餐店,卻成為了浪費的“重災區”,多家自助餐店的負責人坦言,每天倒掉大量剩菜剩飯,看著都讓人心疼,雖然自助餐廳都對顧客浪費有相應的處罰規定,但很少執行,擔心影響生意;而少數食客抱著“吃少了虧本、浪費也不是浪費自己的”心態,浪費現象也就成了必然的趨勢。
“虧本”心理在作祟 食客取得多剩不少
2月24日,記者來到位于淮南時代廣場的一家自助餐店。在店內,已有許多人在此消費。在選材區,記者看到,不少消費者在取飯菜時,經常取的非常多:面點、素菜、魚肉、水果、調料,大盤子、小碗里裝得滿滿當當。
在一個餐桌處,記者看到,雖然只有一男一女兩個年輕人消費,但餐桌上卻堆放著不少餐碟,其中男青年在取餐時,總是會幫女青年多拿,而拿到餐桌上的食物卻往往不合女青年的胃口,于是,女青年再次自己取餐。等兩人離開后,記者在餐桌上看到,一些餐碟上還剩余一些蔬菜和食物,一瓶沒有打開的啤酒旁邊還剩半杯汽水飲料。
整個餐廳里,類似的浪費現象比比皆是:消費者離開餐桌后,或多或少都留有剩菜,有的餐桌擺著三四個盤子,接近一半的菜都沒動過,盤里的肉、蔬菜、水果被大量浪費……
明知吃不完,為何還要拿那么多食物?就此問題,記者采訪了一些用餐者,不少人認為:“我是花了錢的,食物取少了,不放開肚皮吃就吃虧了。”
談起食物浪費,正在就餐的陳先生說,他和他的朋友都有這樣的經歷,看到食物一時來了胃口,便拿了不少,但真正吃過之后,才發現根本吃不完,就剩了不少。
陳先生介紹,有時候顧客也不是成心想浪費,例如有五六個人一起進餐,其中一人去取餐了,他認為自己愛吃的東西別人可能也愛吃,便一下子拿回來五六份,結果最后沒人吃,導致大量浪費。“如果能做到少取、勤取,可能浪費情況就會好一點。”陳先生表示。
記者在采訪中還發現,其中一個家庭聚餐,大人帶著孩子前來就餐,大人們在酒足飯飽之后開始聊天,孩子們則不斷自行取餐,端回來一大盤點心,只咬了一口便扔下了,然后再去取餐,大人們自顧著聊天,全然不顧孩子們的浪費行為。
剩菜丟進垃圾桶 逃避處罰有“高招”
對于浪費,許多消費者知道不應該,但是落實到行動中卻千差萬別。
在自助餐店內,為了防止浪費,每個餐桌旁都貼有一張溫馨提示,提醒消費者不要浪費,還規定對剩余食物超過一定數額,還要多付一部分錢。
記者發現,有的消費者吃不完就放在餐碟上,但有一些消費者由于剩余的比較多,擔心受到處罰,就偷偷地將一部分食物和飲料倒進垃圾桶內,有的就放進火鍋內,然后一走了之。
一位消費者坦言,在自助餐店,不少人認為既然付了錢就盡量多吃,不能虧了本,結果拿了一大堆食物,剩了不少,又擔心被店內工作人員發現剩的太多,就趁不注意偷偷丟掉。還表示,不丟掉,店里還會拿回來再給其他人吃。
記者在位于淮南市龍湖路上的一家自助火鍋店里采訪時發現,幾乎在每個餐桌的桌面上,都明確貼出了“溫馨提示”:“盤中美食辛勞所得,如果在用餐完畢時桌面及鍋底里食物超過200克,我們加收20元”。記者在現場觀察發現,這樣的“溫馨提示”并沒有起到多少作用,很多食客的餐桌上仍有不少浪費的食物,當他們起身離開時,并沒有服務員前去計算浪費食物的分量。
2米高直徑80厘米的大桶,剩菜剩飯每天至少倒2桶
談及浪費現象,各家自助餐廳也是痛心疾首。“我們店開業4個多月,每天至少要倒掉2桶剩菜剩飯,都是那種高2米、直徑80厘米的大鐵桶,需要幾個年輕小伙子一起上才能抬出去,至于浪費的飲料和酒水,根本沒法統計,每到周末,浪費的更多……”,位于淮南市龍湖路一家自助餐廳的負責人告訴記者,餐廳也想過很多招數避免浪費、降低成本,但卻效果甚微。
“幾乎每張餐桌旁、每個取餐處,都貼著‘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提示,但基本上沒用”,這位負責人告訴記者,除此之外,他們還專門告知餐廳里的服務員,如果客人拿的食物太多,服務員可以有禮貌的提醒客人,建議他們少取;店里播放的音樂和視頻,也會偶爾中斷,其中插播各種提倡節約的溫馨提示。盡管有了這么多措施,但效果并不明顯,有時,服務員的溫馨提示還會引起客人的抵觸情緒。
餐廳怕失去顧客,對浪費鮮有處罰
記者在幾家自助餐廳里看到,不少消費者用餐后在桌面上剩下食物,而店內服務人員對這些浪費行為并沒有給予及時制止,或按照店內相關的處罰規定來執行。
對于此類浪費情況,其中一家自助餐店的負責人許經理在接受采訪時坦言,”每天來的顧客太多,有時候甚至桌子都來不及清理,哪里還有時間去計較客人浪費了多少食物?客人都是吃完就走,如果按規定處罰,計算了浪費的食物量,估計算完了也找不到人。“許經理也無奈表示,”我們知道有一些消費者在浪費,店里也有規定,但很少有處罰。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擔心處罰過后,顧客不再來消費,影響以后的生意。”
位于龍湖路的一家自助餐廳負責人告訴記者,為了能夠杜絕浪費現象,餐廳也曾經采取了一些舉措,例如,客人在進店就餐時,必須首先繳納10元押金,如果客人在就餐之后離開時,餐桌上所剩余的食物數量不多,餐廳便會奉還這10元押金,如果浪費嚴重,10元押金將不再退還。但這一舉措在具體執行時卻時時遇上困難,很多客人會因為這10元押金和餐廳發生爭吵,餐廳也怕因為這區區10元錢得罪客人,最后,這項制度也因執行不下去而取消。
(記者 顧成家 張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