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早報推出“拒絕‘剩宴’,倡導‘光盤’”系列報道,一時間,吃不完打包蔚然成風,“光盤”成為時尚。其實,“光盤”是因為菜點多了才誕生的。“我也想點的適量,可擔心不夠吃,一不小心就點多了。”有市民這樣解釋。假如把餐桌比喻成戰場,那么“點菜”絕不亞于戰前的“點兵”。怎樣點菜能既吃得好,又吃得節約舒適,這里面可大有學問了。2月3日,記者采訪了餐飲、企業、醫療等行業人員,幫助市民練就點菜“硬功夫”。
“看人下菜”不浪費
新年臨近,李先生在龍湖路一家飯店請親戚吃飯,12個人點了一桌子菜,但有一道菜——“紅燒甲魚”只有李先生自己動了筷子,其他人都沒有吃。飯后,一名親戚笑著說:“大家都沒吃的菜,就是點的失敗的菜。”這話讓李先生也頗有點尷尬,無奈地說:“點菜看似簡單,其實很復雜,眾口難調,難怪有人說,點菜如點兵,把握不好滿盤皆輸。”
為了讓大家成為點菜的高手,記者采訪了我市某高檔飯店總經理葉先生。葉先生經營酒店生意多年,深諳點菜之道,他說:“點菜,要看人下菜。要是沒有考慮到賓客的喜好與禁忌,造成浪費就難以避免了。”
走進飯店,就要明確為什么吃飯。吃飯的目的多種多樣,有正規待客的,有好友相聚的,有加深感情的,林林總總,不一而足,因此,來的人肯定也是不一樣的。第一步就要看幾個人吃飯,先按人頭確定大致的菜數,比如6個人,就2個涼菜,4個熱菜;8-10個人,2-6個涼菜,6-8個熱菜;12個人,6個涼菜,10個熱菜,不夠再點,別多點。
巧妙搭配口味全
確定了要點幾道菜,開始看菜單。目前,淮南的飯店有的是看菜單點菜,有的是看菜樣點菜,但無論哪一種,都可以按照這樣一種方法點菜。“先點涼菜,其次是開口湯、魚、蝦或蟹等海鮮,然后點燒菜、炒菜、素菜,最后點主食。”林先生說,這樣能做到心中有數,菜肴組合合理。林先生提醒說,點熱菜時,可以點1—2個該飯店的招牌菜,顯出特色。
具體點菜中,還要注意搭配菜色。以我們淮南常吃的中餐來說,并不要求每個菜都出色精彩,但講究一桌菜的五味俱全,咸淡互補,鮮辣不克。林先生給出的建議是——兩個不重復。菜品原料盡量不重復,比如點過紅燒雞,就不要再點蒸雞;烹飪方法不重復,比如點過蒸雞,就不要再點蒸排骨,可點成紅燒排骨,避免都是蒸菜。
點菜中還要注意葷素、口味、冷熱等的搭配。以6人吃飯為例,2個涼菜就可點1葷1素,4個熱菜就可點1主葷1副葷1葷素小炒l素菜;8個人,可以多點1個蒸菜1個燒菜;針對淮南人喜辣,點菜時可點1-2個川菜;有女性賓客,點1-2個甜品;有老人,點菜要“來軟的”,點不需要費力咀嚼的菜肴,這樣大家都愛吃,自然不會剩。
要想成為點菜高手,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市民胡女士在我市某企業的辦公室工作,她的工作性質決定了她得常常負責宴請宴會的籌備工作,幾年下來,練就一身點菜本領。她最擅長的就是安排工作餐,“一般工作餐是三五成群,所以點的涼菜不僅要有海鮮、鹵水,最好還要有一些別致的小菜,而熱菜要有一道海鮮,一道帶肉主菜,外加兩道葷素小炒,一道清口蔬菜,燙煲主食各一道,再根據吃飯人數點幾道大眾口味菜肴即可,保證管飽不剩。”
春節吃飯別貪多
俗話說“病從口入”,從健康角度來看,點菜也要注意膳食均衡,有益消化。上海長征醫院消化科醫師趙娟說,每年過年期間,消化科的病人就會增多,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吃得太多”。比如,患有脂肪肝的市民,要盡量避免油煎、油炸食物,多吃綠色蔬菜和白色水果;患有膽囊疾病的市民,要多喝水,別吃的太干;患有胃病、胃潰瘍的市民,不要吃太酸、太辣等刺激性的食物;患有胰腺炎或自身肥胖的市民一定不能暴飲暴食,要吃的少一些;老年人晚飯要吃的清淡,盡量不吃肉類等不易消化的食物,睡前2個小時不要進食,以免造成反流性食管炎。
點一桌既好吃又好看的菜,色、香、味俱佳,自然滿堂生輝,賓主歡愉,也就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浪費。春節期間,外出就餐,市民們不妨將今天學到的“硬功夫”露一手,以實際行動踐行節約。
(記者 廖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