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建文明城市系列報道之文明交通篇——
“文明大道”上的不文明現(xiàn)象
在上世紀80年代,位于淮南市田家庵區(qū)的洞山中路建成后,便被人們譽為“華東第一大道”,是淮南市的標志性大道,也是淮南人心中的驕傲。從此,洞山中路便以寬廣、平坦、通暢、漂亮等被廣大市民親切地、習慣地稱為“文明大道”。
然而,每天車水馬龍的“文明大道”上,一些不文明行為卻在反復上演著:全路段的禁鳴標志形同虛設,每天車輛鳴笛聲刺耳、喇叭聲陣陣;一些出租車和中巴車為了躲避紅燈,在人行道上風馳電掣;隨意停放的車輛,擠占了不少人行道的路面,行人、自行車、電動車只得左躲右閃著前進……12月4日,記者走訪洞山大道,探訪作為淮南“文明大道”上的不文明現(xiàn)象。
聽:車輛隨意鳴笛,笛聲尖銳刺耳
當日下午10時許,這時并非交通高峰期,車輛行人也是有序地前行,洞山中路泉山路口的綠燈一亮,一輛由西向東行駛的出租車飛馳而來,路口兩處禁鳴標志也沒能阻擋駕駛員頻按喇叭的手。這輛出租車一邊按著喇叭一邊踩著油門呼嘯而過,駛入泉山公交車站后,出租車駕駛員一腳剎車在公交車站前停下,但仍然不斷鳴笛吸引在公交站臺上候車的乘客的注意,并探頭向公交車站上吆喝招攬乘客上車。見無人應答,短暫停留之后,出租車緩緩開出泉山公交站臺。記者在該路段等待了半個小時,統(tǒng)計了一下,基本上要不了幾秒鐘就會響起陣陣刺耳的喇叭聲。
家住鐵路新村的鮑大爺和老伴很喜歡傍晚散步,可對于他們來說,散步既是健身也是傷身。“我和老伴年齡都大了,身體本來就不太好,散步成為我們唯一的健身途徑,可每次走到洞山中路這邊都是心驚膽顫,這條路上每天都有無數(shù)的大車亂按喇叭,尤其是突然一聲長鳴,嚇得我們老兩口都快神經(jīng)衰弱了。”
據(jù)淮南市公安交通管理局了解到,交管部門曾于2006年及2011年分別下發(fā)了關于淮南市禁止鳴笛的專項整治行動,行動要求,2006年及2011年全年在淮南市城區(qū)主要道路實行嚴禁機動車鳴喇叭,并通過媒體及交警部門宣傳車上路、懸掛橫幅等形式,宣傳機動車違法鳴笛和拖拉機駛入中心城區(qū)道路的噪聲危害,教育廣大駕駛人自覺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規(guī)定。雖然5年間兩次禁鳴整治,可禁鳴令還是無疾而終,而其中最主要還是因為執(zhí)法難度大、取證難、沒有相關處罰依據(jù)等客觀因素。尤其是近幾年來,因為機動車保有量增加速度太快,道路交通錯綜復雜,喇叭便成為駕駛人必須的提醒工具,特別是出租車、個體中巴車司機,違法鳴笛現(xiàn)象相當嚴重。一位曾在路面執(zhí)勤的交警告訴記者,2006年,在對車輛禁鳴進行整治時,經(jīng)常遇到有駕駛人鳴笛,執(zhí)勤的交警上前查處,可駕駛人始終不承認是其鳴笛的行為,“聲音不如圖像可以記錄,聲音一中斷,我們就無法取證,所以禁鳴只能靠駕駛人自己自覺”。
在談及禁鳴這一話題時,更多市民還是亮出自己的觀點:既然依法設置了禁鳴路段,相關管理部門就應該依法進行管理;既然在禁鳴路段亂鳴笛是一種違法行為,那我們的執(zhí)法部門就理所當然要對那些視交通法規(guī)為兒戲的司機依法進行嚴管重罰,否則,我們設置禁鳴道路,又有何意義?
看:一些出租車和中巴車人行道上風馳電掣
車行車道,人走人行道,這原本是最簡單的交通規(guī)則,但在洞山中路卻常有中巴車、出租車在人行道上風馳電掣、鳴笛狂奔,以此躲避交通違法監(jiān)控,節(jié)省等待紅燈的時間。
當日上午l0時許,記者來到洞山中路北側老龍眼公交車站附近,由于這里是洞山中路與老龍眼路的交叉口,交通信號燈設置在交叉口疏導直行或轉彎車輛。記者在此駐足2分鐘后,一輛中巴車在距離交通信號燈約l00米處,突然由機動車道轉彎駛入人行道,然后加油駛過這一路口,驚得人行道上的行人連忙躲閃,而此時,其他車輛都在機動車道上有序地等候紅燈。大約5分鐘之后,一輛出租車采取了同樣的做法,因不愿等候紅燈而駛入人行道通過這一路口,以躲避交通違法電子監(jiān)控。又過了大約5分鐘,又一輛中巴車在人行道上快速鳴笛狂奔通過這一路口。
記者在此駐足的十幾分鐘時間內,除了有3輛機動車在人行道通過這一路口外,還有4輛車沿著人行道逆行,然后駛入快車道。這4輛機動車全部都是從洞山中路北側的居民區(qū)駛出,然后沿著洞山中路北側的人行道逆行至洞山中路與老龍眼路交叉口,然后駛入快車道向東行駛。
記者隨后來到洞山中路北側中北巴士公交車站附近,也先后發(fā)現(xiàn)了2輛中巴車轉入人行道行駛以躲避紅燈。
“可能是因為做賊心虛吧,這些中巴車、出租車從人行道上闖紅燈的時候,一般車速都很快,而且人行道的行人比較多,這些中巴車、出租車為了讓行人讓道,都是一路鳴笛開過去”,在洞山中路北側一家單位工作上班的陸女士告訴記者,因為每天上下班在洞山中路步行,中巴車、出租車在人行道上狂奔的現(xiàn)象,陸女士每天都能夠看到,“這些中巴車、出租車司機的社會公德意識和交通法規(guī)意識太差,每天在人行道和行人搶道,很容易發(fā)生交通事故,稍不留神,付出的就是生命的代價”,陸女士說。
行:車輛隨意停放,擠占人行通道
寬闊的洞山中路,雙向6車道,外加兩側公交車、出租車、中巴車通道,按說這樣的道路,應該能夠滿足目前車流的正常通行。但車輛隨意停放的情況出現(xiàn)之后,寬闊的洞山中路有時也“添堵”。
當日上午記者來到洞山中路鐵路新村路段,兩側的居民區(qū)人員密集,再加上沿街商鋪,路邊停放的車輛也是一輛挨著一輛。有些駕駛員為了停車和開車方便,便直接將車停放在人行道上。記者在老龍眼菜市場附近發(fā)現(xiàn),盡管附近有不少停車位空著,卻沒人停車;反而在人來人往的人行道上,一排5輛轎車首尾相接停放。記者沿著洞山中路行至淮南市中級人民法院東側,人行道也停放著不少車輛,此路段靠近居民區(qū),人行道往來的行人不少,這些停放在人行道上的車輛擠占了行人的通道。
當日11時許,洞山中路迎來交通高峰期,記者在工人文化宮前的公交車站上看到,一輛出租車為了招攬乘客,在公交車站前停了下來,開始和公交站臺的一位市民討價還價。而在這輛出租車后面,3輛公交車依次等待,由于出租車擋住了公交車前進的道路,這3輛公交車只得等待出租車開走后才駛離公交站臺。
在泉山和中北巴士公交車站,記者同樣發(fā)現(xiàn)了類似狀況:中巴車和出租車在公交車站上隨意停車或突然轉向,甚至是橫在馬路中央上下乘客,給那些正常行駛的車輛制造了一些人為的障礙。
圖一:紅燈還剩下44秒,一輛中巴車迫不及待地從人行道上駛過。
圖二:一輛出租車為了躲避紅燈駛入人行道。
圖三:雨過天晴之后滿身灰塵的中巴車:“猜猜我?guī)滋枺俊?br />
圖四:機動車道經(jīng)常駛入或停放人行道,洞山中路的人行道板已經(jīng)被車輛碾壓得支離破碎。
(記者 馮登成 顧成家 馬南南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