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文明城市系列報道之文明交通篇——
紅燈前,有一種愛叫做等待
從2012年起,國務院批準設立每年的12月2日為“全國交通安全日”。在12月2日當天,就有不少人呼吁“今天是全國首個交通安全日,122是交通事故報警電話,今年活動主題定為‘遵守交通信號,安全文明出行’!有一種愛叫做等待,紅燈停、綠燈行,拒絕‘中國式過馬路’,愛自己、愛生命,安全文明出行不止‘12·2’!”就在12月2日至3日這兩天,本報熱線記者走訪市區主干道的部分交通路口,發現一些機動車不按規定道路行駛,甚至從人行道上違法闖紅燈;市民隨意橫過馬路;騎自行車駛入機動車道;紅燈亮起,強行走過馬路等等不文明行為依然屢見不鮮。
平均每天2.6人死于“闖紅燈”
交通安全與每個家庭、每個人息息相關。“全國交通安全日”的設立,就是要讓交通安全意識深入人心,希望人人都能遵守道路交通規則,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10月,中國機動車保有量為2.38億輛、機動車駕駛人2.56億人。在車輛猛增的情況下,人、車、路之間的矛盾日益加劇,道路交通安全形勢面臨極大考驗。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提供的報告顯示,2011年我國發生道路交通事故超過21萬起,造成6萬多人死亡,23萬多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近10億元。
據公安部門介紹,80%以上道路交通事故因交通違法導致。今年1至10月,全國因闖紅燈肇事造成798人死亡;因違反道路標志線肇事造成26154人死亡;因機動車未禮讓行人肇事造成429人死亡;因違法占用應急車道肇事造成161人死亡。平均每天2.6人死于“闖燈”、86人死于“越線”、1.4人死于“不讓”、0.5人死于“強占”,數字令人觸目驚心。
紅燈面前一些市民視而不見
作為首個“全國交通安全日”,今年的主題是“遵守交通信號,安全文明出行”。你了解交通信號嗎?其實,交通信號除了交通標志、交通標線和交警指揮外,大家最熟悉的就是交通信號燈了。
在12月2日,“全國交通安全日”當天,記者在市區部分道路和路口看到,不按交通信號出行的現象隨處可見。
在洞山路與淮河大道十字路口,記者守候10多分鐘發現,斑馬線前亮起的紅燈還未結束,有機動車輛正在行駛,總有一些市民“迫不及待”地過馬路,有的市民還不走斑馬線,隨意穿行。在泉山十字路口,記者同樣發現有這種現象。在洞山中路,記者看到一些出租車、中巴車為避開紅燈,繞道非機動車道上行駛,還不時鳴笛,一些私家車則逆行于人行道上。
記者隨機采訪,一些市民表示“不知道12月2日是全國交通安全日”。市民李先生告訴記者,他過馬路時,“看到有紅燈時,本想等一等,但看到其他人走了,自己再等反而感覺不自在了,也走了過去。”
不守交通規則悲劇頻發
12月3日下午2點多鐘,在朝陽中路,一輛行駛在機動車道上的電動車與一輛公交車發生碰撞,騎電動車的人摔倒,躺在了路上。
11月15日12:30左右,在洞山中路老龍眼丁字路口,記者目睹一輛過馬路的電動車與一輛直行的中巴車相撞,騎電動車的老人頭部受傷,血流不止,躺在路面上。據事故現場目擊者介紹,過馬路時,正亮著紅燈。
悲劇過后,記者看到,雖然交警還在現場處理,但依然有不少市民過馬路不走斑馬線,在人行道紅燈還亮著時就穿過馬路。
網絡熱議難改現實頑疾
闖紅燈的現象屢見不鮮,在市區各個路口每天都能看到。讓人不禁想起一個月前,網絡上熱議的“中國式過馬路”。
今年10月,一則“湊夠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紅綠燈無關”的“中國式過馬路”的微博引發社會熱議。這種對部分國人集體闖紅燈現象的一種調侃,引起了不少網友的共鳴,被網友轉發議論。
“湊夠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紅綠燈無關”,“只要我們大家一起過馬路,就沒有車敢撞我們”,這種“中國式過馬路”反映了一些人的從眾和法不責眾的心理。一個多月過去,“中國式過馬路”像一陣熱風過去,歸于平靜,但這種現象卻依舊存在。
新舉措加大處罰力度
今年9月份,公安部發布了修訂后的《機動車駕駛證申領和使用規定》。新規定中關于校車駕駛人管理的內容自發布之日起施行,其他規定將于2013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其中部分扣分項提高,將未懸掛或不按規定安裝號牌、故意遮擋污損號牌等違法行為記分由6分提高到12分,將違反道路交通信號燈通行等違法記分由3分提高到6分。
今年10月份,安徽省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六次會議通過關于修改《安徽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辦法》的決定,其中將行人、乘車人、非機動車駕駛人違規行為的處罰上限提高到50元。據介紹,原來對于行人、乘車人以及非機動車駕駛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的,處警告或者20元、30元罰款。由于這類事故多發,罰款偏輕,不利于維護道路交通安全秩序,因此加大了處罰力度。
“全國交通安全日”的設立,相關規定處罰的提高,其中的目的就在于讓市民遵守交通規則,安全出行。有一種愛叫做等待!遵守交通,在紅燈前等一等,人讓車、車讓人,交通就會暢通,“中國式過馬路”也就不會出現。
圖一:不遵守交通信號釀事故。
圖二:個別中巴車從非機動車道上行駛。
圖三:一些市民在紅燈亮時穿行馬路。
(記者 馮登成 張明星 王玲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