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部門提醒計價器出現誤差的出租車駕駛員應及時調表
我們都知道,乘坐出租車時的收費分為“白天價”和“夜間階”,而后者要比前者貴。如果你在晚上11點不到時乘坐出租車,趕上這輛出租車的計價器時間“提前”過了11點,那么你便在不知不覺中得多掏錢。
記者經調查發現,計價器出現些許誤差是一種較常見的現象,但誤差較大則應引起重視。乘坐出租車是市民出行的常見方式,記者在此提醒乘車市民,要防止問題出租車計價器損害自身權益。
反映:市民乘車被“穿越”
10月9日上午,市民張先生向本報反映稱,他頭天晚上乘坐出租車時遭遇“穿越”現象。
據張先生介紹,10月8日晚10時50分,他從泉山十字路口附近乘坐出租車,欲前往火車站接朋友。上車后,司機按下計價器,起步價顯示為6元。張先生查看計價器時發現,時間顯示為“23時04分”,足足比實際時間提前了14分鐘。
張先生對計價器上的時間準確性提出了質疑,然而出租車司機稱:“計價器上的時間都是管理部門設定的,一直都是這樣的。”到達目的地后,張先生質疑司機私自調整了計價器時間,但司機拿起計價器說道:“計價器都是封好的,我們不可能自己調時間。”
為了不將事情鬧大,張先生雖然進行了質疑,但還是按照計價器上顯示的價錢付了10元車費,“這比正常情況下多付了2元。”張先生表示,2元車費是小事,但他懷疑存在駕駛員私自調整計價器時間進行牟利的現象,而計價器出現較大誤差也有損出租車行業形象,希望記者對此進行調查。
調查:輕微誤差較常見
了解到張先生的遭遇后,記者隨即采訪了多位出租車駕駛員,據他們介紹,出租車計價器存在誤差是一種較為常見的現象,但這些誤差很小,一般在1-3分鐘,誤差在五六分鐘及以上的情況很少存在,因為誤差大了就必須要前往相關部門對計價器進行調整。
“有的計價器上的時間可能提前了一點,但不會有太大的誤差,而也有計價器上的時間比實際時間慢一些的情況,”出租車駕駛員宋師傅介紹稱,“誤差比較大的情況肯定是不允許出現的,因為這極易引發乘客和駕駛員之間的矛盾,為幾塊錢發生矛盾肯定不值得。”
與此同時,宋師傅也表示,不太可能會出現駕駛員私自調整計價器時間的情況,但不排除有駕駛員在計價器誤差大時仍不去管理部門調表的情況,“因為時間提前,司機不吃虧”。
提醒:出現誤差應及時調表
當天下午,記者在市出租車管理所了解到,目前淮南市出租車車費標準為:“白天價”2.5公里內5元,超基價部分收取每公里1.2元;“夜間”(23時-6時)行車時,費用收取比“白天價”上浮20%。
該所所長徐兆林告訴記者,出租車計價器是由市質量技術監督局進行檢定,出租車所有者每年都會定期前往檢審。工作人員在對計價器檢審完畢后會進行鉛封,“如果司機私自調整計價器肯定會對鉛封進行破壞,而且現在的計價器都采用的是電子芯片,司機私自調整的話會存在一定的技術難題。”徐兆林表示,出租車司機私自調整計價器的情況基本上不會出現,當然也不能排除個別極端現象的存在。
徐兆林介紹稱,在相關規定中,計價器顯示時間是不允許出現誤差的,現實中由于計價器長時間使用、機械故障等原因,難免會出現一些誤差情況,誤差較小可以理解,但誤差較大時駕駛員務必要前往質監局對計價器進行調整,他們在日常管理中也一直不斷對駕駛員進行提醒。而倘若遭遇計價器誤差較大情況時,乘車市民可以拒付車費,并對駕駛員進行投訴,該所也會第一時間對此進行調查,切實維護乘客的合法權益。
(記者 吳 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