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謝傻子》引關注 愛心人士前往慷慨救助
一顆顆滾燙愛心涌向謝海順
近日,一段名為《謝傻子》的紀錄片紅遍網絡。淮河早報8月24日A1版以“《謝傻子》網絡爆紅 淮南‘義丐’被傳誦”為題,對“義丐”故事感動全國網友的事跡做了報道。經眾多媒體、網絡報道后,淮南人所熟悉和尊重的好人“謝傻子”謝海順一時間再次成為“名人”。看到紀錄片和本報報道后,許多人被“謝傻子”的事跡所感動。8月24日,來自合肥和淮南本地的愛心人士相約來到謝海順家,攜帶善款和物資進行慰問和捐助。
《謝傻子》紀錄片感人落淚
“謝傻子”,原名叫謝海順,現已是一位71歲的老人,他在淮南可謂家喻戶曉。過著乞討生活的謝海順先后收養(yǎng)了8個孩子,還多次向災區(qū)捐款。近日,他的故事被拍成一段記錄片后傳到網上,更是感動了許許多多的人。
這段名為《謝傻子》的紀錄片主要介紹了“謝傻子”謝海順的家庭狀況和乞討生活,講述了他通過乞討收養(yǎng)8名棄兒的故事。許多人看過視頻和報道后,紛紛在網上留言、評論,表示被感動落淚,并送上祝福。
家住合肥的小朋友王欣琰和她的媽媽閆莉在網上看到紀錄片《謝傻子》之后,兩人紛紛流下了熱淚。王欣琰對她的媽媽說:“媽媽,這位老爺爺太好了,收養(yǎng)了那么多小孩,自己很窮還依然救助別人。我想去看看他。”
網友微博相約來淮南捐助
許多愛心人士也想親自到謝海順家看望和捐助。8月17日,現住在合肥的亳州公益小伙張藝冬看到媒體報道后,就在自己的新浪微博“安徽張藝冬”上發(fā)起了一個“8月24日,援助‘謝傻子’,愛心淮南行”的倡議。倡議中寫道:“如果您被大善人的事跡感動,那么請你伸出援助之手,不穿的衣服,不用的家具、學習用品,都可以捐給他們,8月24日同行。”
倡議行動發(fā)出后,很快得到了不少人響應。張藝冬收到微博名為“倔強的跳躍”捐給謝海順的300元錢。閆莉看到倡議后,決定和女兒參加援助行動,一起到謝海順家看望。
淮南學子和愛心組織也積極響應。安徽理工大學校團委和愛心社通過微博與張藝冬聯(lián)系互動,平凡愛心車隊也積極加入其中。
14名愛心人士送上溫暖
8月24日上午,來自合肥的5名愛心人士自駕車從合肥趕到淮南,與安徽理工大學愛心社的5名大學生代表和愛心車隊的4名志愿者共14人在理工大北校區(qū)門口集合出發(fā)。
由于距離太遠,大家乘坐自駕車和愛心出租車經過1個多小時的跋涉后,終于趕到大通區(qū)孔店鄉(xiāng)舜南村北山組謝海順的家中。途中,由于一個車突然出現故障不能行駛,便向九龍崗派出所求救。派出所民警將愛心人士很快送到謝海順的家中,這讓愛心人士感謝不已,心中也倍感溫暖。
大家來到謝海順家,為他送上2000元愛心捐款和一些衣物,還有牛奶、水果以及食用油等生活用品。在小院內,大家看到了紀錄片中的那個寫滿英文和日文等文字的黑板,還有愛心車隊過去贈送的一輛三輪車和一臺洗衣機。走進室內,雖然外面是白天,但屋內卻很昏暗。謝海順坐在一個破舊沙發(fā)上,一旁是癱瘓的兒子,雖然19歲,但看起來很瘦小脆弱。謝海順的老伴躺在一張用凳子支起來的床上。不少愛心人士看到后,心里很難過。
呼吁社會多幫助弱勢群體
大家圍在謝海順周圍,與他熱情交談,了解情況,并記下他的銀行賬號和家庭住址,以便長期資助。大家還和謝海順的兩個女兒交流起來,詢問她們的學習、生活情況。
“他的家比我想象中的要破舊。他雖然很窮,但很熱心,這讓我很感動。”閆莉說,她捐了500元錢,希望老人一家能平平安安。她的一個朋友也帶著孩子來到謝海順家,就是希望孩子們要充滿愛心,多關心和幫助他人。安徽理工大學愛心社的高波表示,作為淮南當地的大學生更應該有責任多支持和關心謝老伯這樣的好人。
張藝冬說,他希望政府部門、公益組織和社會上更多的人都來幫助和關心這些弱勢群體,這樣社會就會變得更溫暖。
圖:愛心人士與謝海順熱情交談
(記者 馬南南 張明星 實習生 周蘭蘭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