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寬敞了,環境整潔了,市民出行方便了
洞山基地小街“大變臉”
“現在的洞山基地小街變化真是太大了,不僅環境整潔有序,而且道路也非常寬敞,以前步行都難擠,現在跑個汽車都不成問題,出行方便極了!”近一段時間,不管是家住基地小街周邊的小區居民,還是來小街吃小吃的市民們對基地小街的“大變臉”都贊嘆不已。
昔日臟亂差如今換新顏
7月19日上午,記者來到了洞山基地小街,親身感受了基地小街的新面貌。一進小街,記者的第一印象就是——寬敞與整潔。原先被兩邊攤點及流動菜販占據的擁擠通道已恢復原貌,6米多寬的道路令一輛汽車在其間行駛都非常通暢;路面上和兩邊攤點地上,基本看不到任何垃圾;道路兩邊的攤位前都豎立著“城市管理人人參與 美好環境你我共享”的公益宣傳牌,每家攤位在經營時都不得超出宣傳牌,既美化了整條道路,又起到了劃定商戶經營范圍、“還路于民”的效果。整個小街不但整潔美觀,而且經營有序,讓人看著舒服,吃著也很舒心。
在基地小街內,記者還發現原先一些商鋪門前的破舊門頭和亂搭亂建之物也被清理得一干二凈,取而代之的是新豎的統一門頭、寬敞的雨棚,以及遮陽傘。據經營戶們稱,這些東西都是城管部門根據他們所需,主動聯系一些商家免費贊助給他們的。在小街最西邊,記者看到原先堆積如山的陳年垃圾已被清理干凈,露出一片寬敞的空地,成了臨時的停車場地。
經營戶們告訴記者,現在小街整治得這么好,不僅附近居民受益,對他們來說也是件好事,“現在環境變得這么整潔有序,不僅前來吃飯的顧客覺得舒心,我們看著也很舒服,打掃自家攤位也更加上心了!”
整治后,流動“菜市場”南移
在基地小街西南邊,鐵運小區與龍泉山莊之間有一條“死胡同”,原先占據小街路面、擺攤設點的菜販們都遷到了這里,形成了一個流動“菜市場”,不少居民前來買菜。記者看到,由于兩邊樹木茂盛,這條道路在炎炎夏日里很是涼爽,不管是樹蔭下擺攤的菜販,還是前來買菜的居民,都顯得很愜意。
居民們告訴記者,這條道路雖是通往鐵運小區4棟居民樓的主要通道,可是個“死胡同”,并不通車。流動“菜市場”遷到這里,不僅小街道路通暢了,而且附近居民的日常買菜也未受到影響,“況且這里很陰涼,在這里買菜,不但不用受日曬之苦,也不必擔心與車輛相互擠占,造成道路擁堵。”在采訪中,記者發現這個流動“菜市場”只是上午存在,到中午時菜販們就各自回去,整條道路又恢復了原先的平靜。
市民生活、出行更舒心了
在采訪過程中,很多市民對于基地小街的轉變有著很大的感觸。家住基建村的周先生這樣告訴記者:“基地小街是一個自然形成的市場,在我印象中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了,由于是老街,再加上以前管理比較混亂,這條小街臟亂差已經成為難以治愈的頑癥,我住在這里別提多鬧心了。上午是菜販堵路,下午是小吃攤堵路,整個小街整天都彌漫著垃圾的餿臭味,道路兩邊到處都是商販自己隨意搭建的破棚子,每次出門我都感覺犯怵。現在經過城管的整治,現在的基地小街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統一整齊的門樓,干凈整潔的路面,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現在居住在小街附近的居民都感覺到自己的生活環境得到了很大的改變。”
欲打造“美食一條街”
據田家庵區城管行政執法局的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改善基地小街的環境,田區城管執法局從今年5月開展了針對基地小街的集中整治行動。經過前期排查登記,長年在基地小街開門營業的攤點共計500多家,為了爭取這些經營戶的理解和支持,城管執法人員廣泛散發公開信,并將沿街亂搭亂建、雜物亂堆亂放、占道經營、亂貼小廣告等較為普遍的違規行為進行了歸類總結。與此同時,城管執法人員、城管文明勸導員集體上陣,對長年堆積在基地小街的垃圾進行清理,拆除違章搭建,小廣告也被逐一清除,占道的廣告牌、燈箱也被拆除。而且為了能夠固定每個攤點的經營位置,城管執法人員還對攤點進行疏導分類,劃定經營場所,在固定區域內統一經營。
同時,為了能更好地管理好基地小街,田區城管執法局還引進市場化運作方式,由安徽作全市場服務有限公司負責小街的日常保潔和管理,城管執法人員則采取日常巡查的方式,協助作全公司管理,欲將基地小街打造成“美食一條街”。
圖:攤位按規定擺放后整齊潔凈的基地小街
(記者 柏雪 王偉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