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南新區基礎設施系列報道之水系景觀建設篇——
聽聽新區那歡暢悅耳的流水聲
人常說,“智者樂水,仁者樂山。”山,安穩、寧靜;水,靈動、活潑。山南新區,在巍巍舜耕山的南邊,一座現代化新城正在眾多河流湖泊滋潤的沃土上崛起。山南新區的自然水系通過設計者巧妙的規劃和建設者的精心構建,正慢慢變成現代化都市里流動的秀美畫卷。
在規劃設計者手中,山南新區的水“活”了起來,無論是平靜地流淌,還是歡快奔騰,它們都成了最珍貴的天然素材。通過設計者精美的設計,流水與周圍環境巧妙結合、渾然一體,共同構成一幅幅美麗恬靜的水系景觀圖。展開山南新區水系改造與景觀規劃圖,“九縱二橫十六湖”的水網體系已經構建,建設者們正把圖紙的風景一步一步變成現實。
規劃“九縱二橫十六湖”水網系統
蜿蜒的河岸告別土壤直接作岸的歷史,石頭砌成的河道有點江南水巷的味道。清澈的水流,在擋水堰的作用下,形成“跌瀑”,嘩嘩的水聲充滿活力。河道岸坡,被綠色植被覆蓋;在河岸一側,起伏平緩的地面上栽種上數棵景樹,在遍地青草的襯托下,顯得十分高大。這是在山南新區,一條河流被改造后,記者看到的景象。
“建設還沒有完成,才剛剛開始,這只是水系改造后的一部分景觀。”山南新區管委會建設管理中心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山南新區水系景觀規劃已經開始熱火朝天地建設了。
“新區水系景觀規劃已經確定,構建了九縱二橫十六湖。”山南新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淮南市山南新區水系改造與景觀規劃》通過對淮南地區50年氣象資料進行了分析,結合山南新區現狀地形、水系特點,在城市總體規劃基礎上,通過九條南北向水系和兩條東西向水系將眾多水庫、池塘串聯起來,形成“九縱二橫十六湖”的水網系統。
“由于現在水系處在改造建設時期,還沒有正式的名稱,我們暫時用英文大寫字母來稱呼。”據介紹,九條縱向水系根據所處位置不同,按景觀要求分為三主、三輔、三支。“三主”是位于山南新區中部,流經中心區的三條水系,編號為:D、E、F,是整個水系景觀的重點,對未來城市形象的塑造起到重要作用。
“二縱一湖”改造建設正酣
近日,記者來到山南新區水系景觀建設現場,一睹水景改造建設的場景。在市政務中心東西兩側,是E水系的兩個分支。目前,E水系集中在市政務中心東西兩側進行施工,河道開挖、擋墻砌筑已基本完成。記者看到,位于東側的分支,在較為寬闊的河道內,擋水堰橫臥其間,河流上游水被抬高形成落差,水流不停地像瀑布一樣“嘩嘩”落下,聲音清脆有力。河道岸坡被一株株高羊毛植物覆蓋,像長滿了胡須。在河岸東側的地面,綠草氤氳,數棵景觀樹分列其間,疏密有致。
“這條河流的景觀是跌瀑河道景觀,讓水動起來,顯得有靈氣。”山南新區管委會建設管理中心一位負責人介紹,“跌瀑”河道是根據河道地形特點,通過設置擋水堰,形成一定的坡度變化,分段跌落,給人視覺上的沖擊,形成豐富的水景景觀層次。山南新區水系局部地段,由于坡度較大,設置“跌瀑”可以形成良好的景觀形象。
在D水系,河道水景顯得平靜、幽深。在水系北邊,有一個用橡膠桶攔成的水壩橫臥在河道中,形成水瀑。據介紹,D水系項目,設計長度3.65千米,現已完成2.4千米。目前,2.4千米內河道已貫通,擋墻砌筑基本完成。上游流經的周集大壩土方挖取工程也基本完成,綠化暫時還沒有施工。
位于市政務中心南側的中央公園(即E水系二期),項目占地面積77.5公頃,水面為66公頃,目前,正在進行土方開挖。“中央公園是在原來的姚皋水庫基礎上擴容,總共要挖土方約250萬立方米,現已開挖了100萬立方米。如果天氣允許,剩下的土方大約再花三個月時間就能全部挖完。”山南新區管委會建設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充滿信心地說。
水系景觀建設分“三步走”,逐條進行定位
山南新區規劃的“九縱二橫十六湖”的水系中,根據各水系所處位置的不同,綜合考慮山南新區整體景觀要求,確定位于淝水大道與紫荊大道之間的“三縱一橫二湖”為水系景觀重點區域。
“三縱”,即九條縱向水系中的三條主要水系,分別為D、E、F水系,是縱向的主要景觀水系。“一橫”,為橫向第二條水系(K 水系)中位于淝水大道與紫荊大道之間部分,是橫向的主要景觀水系。“兩湖”,是位于城市中心區范圍內的兩個集中水面,分別位于行政中心北部和南部,結合水系規劃濱水城市公園。
淮南具有悠久的歷史,有豐富的自然與歷史文化遺產,文化傳統的體現是山南新區水系景觀規劃的重要內容。根據對水系功能類型和文化主題類型的研究,規劃對九條縱向水系和兩條橫向水系逐條進行定位,明確建設重點,指導水系建設。以縱向的“E”水系為例,以防洪排澇、集中體現城市濱水景觀特色為主要功能,以歷史、科普民俗文化為主題,開展文化慶典型、休閑散步型和休閑運動型等多種活動的城市水系,是水系建設的重中之重。
根據《淮南市城市總體規劃(2005—2020)》和水系改造建設的工程要求,確定水系建設實行“三步走”,分為三個階段進行。第一步為起步階段。水系建設的起步階段與城市近期建設同步,根據近期規劃確定的建設用地范圍,主要建設改造水系,并依托水系建設濱水公園。第二步為形成階段。根據《淮南市城市總體規劃(2005—2020)》,規劃到2020年,山南新區城市建設用地為60平方公里。水系的建設應與城市建設同步,規劃到2020年,“九縱二橫十六湖”的水網系統基本形成,“景觀之水、文化之水、生態之水”的建設目標基本實現。第三步為成熟階段。2020年以后,根據“九縱二橫十六湖”水網系統的運行情況,進一步確定水系補水及中水回用的具體措施,按照可持續發展和生態淮南建設的要求,進一步調整、完善水網系統的建設。
目前,“九縱二橫十六湖”的水網系統中的部分項目依據該規劃正在施工建設。“通過生態補水和水系改造,實現水資源的合理利用,營造生態之水、景觀之水、文化之水,使水系成為山南新區建設的亮點。實現將山南新區建設成為山水園林城市新區、江南水鄉特色宜居城市新區、環境友好型生態城市新區的目標。”山南新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說道,一個越來越美的山南正呈現在市民面前。
圖一:“跌瀑”河道景觀美景例圖
圖二:E水系一處的景觀建設
(記者 馮登成 張明星 王玲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