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已經持續了一周的降雨“中場休息”,未來幾天,降雨將卷土重來,電閃雷鳴、風雨交加依然是淮南天氣的基調。根據淮南所處的地理位置,每年6月底7月初的梅雨季節是淮南降雨量最為密集的時間段,也是淮南市城市防洪排澇最為緊張的階段。近期降雨頻頻,淮南城區會不會出現內澇?城市排水管網能夠承受怎樣的暴雨?每到梅雨季節,這些問題便成為了廣大市民和市政設施管理部門關心的問題。
過去一周考驗城市排水
“從6月26日到7月2日,每天都下雨,降雨最大的6月28日,降雨量達到49.8毫米,2日雨也不小,降雨量42毫米多,已經屬于大雨級別“,7月3日下午,在淮南市市政管理處排水設施管理所的辦公室,該所負責人掏出手機,向記者介紹過去一周的降雨量。為了保證城市防汛排澇工作的準確高效,從進入汛期開始,氣象部門會把每天的雨情通報發到防汛排澇工作人員的手機上,雨情通報的降雨量數字可以精確到0.1毫米。
每年的5月至9月,是淮南的汛期,而6、7、8三個月,是淮南的主汛期。在主汛期里,防汛排澇工作也進入了最繁忙的時間段。對于淮南城區排澇工作,每年6月底至7月初的梅雨季節則最為緊張,持續的降雨形成地表徑流,直接考驗城市排水能力。
“總體來看,過去一個星期的降雨量不算太大,這樣的降雨量在梅雨季節里比較常見,對于淮南城市排水沒有形成多少壓力”,這位負責人告訴記者,在一周之前,淮南的干旱已經持續了一個多月,最近一周的降雨被干旱的地面吸收了不少,并沒有形成很大的持續地表徑流。“最怕的就是那種大暴雨,在兩三個小時的時間里降雨量達到上百毫米,城市排水就會壓力較大”,他介紹說,最關鍵的時間段就是在最近一個月的時間里,現在已經實行全員到位,定期安排值班、巡查和搶修人員隨時待命。
降雨間歇:抓緊維修排水設施
盡管過去一周的降雨并沒有導致城市排水不暢,但依然暴露出了城市排水設施的一些不完善環節。7月3日,降雨暫歇,對排水不暢的地下排水管網進行維修更換正在抓緊時間展開。
記者跟隨淮南市市政管理處排水設施管理所的工作人員來到淮南市廣播電視臺大門西側,位于此處的地下排水管道從7月3日上午開始更換。原先使用的直徑為500毫米的地下排水管道,已經不能滿足排水的需要。“從廣播電視臺往南,包括基地小街在內的地勢高的地方,下雨形成的積水都會通過這個管道排水”,現場一位負責施工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由于這個管道不夠粗,導致積水從路邊的雨水井冒上來,漫上了馬路。在現場,幾名工人已經將路面挖開了大約一人深的大坑,這一段排水管道將更換成直徑為800毫米的管道,估計連續開挖十余米的路面,整個工作量大約需要三四天時間。在過去一周的持續降雨中暴露出來的類似排水管道直徑偏小問題,也在田大南路立交橋等路段暴露了出來,將管道擴粗的工作也在抓緊時間展開。
隨后,記者跟隨工作人員來到金家嶺路與水庫路交會處,這里的地下排水管網出現的問題應該歸咎于人為原因,F場一位負責維修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前一段時間,一家自來水公司鋪設自來水管道,施工方將沿著金家嶺路的大約20處排水管道全部挖斷后并重新建造了新的排水管道,但新的排水管道在負責城市排水工作的技術人員看來,其上下錯落的構造存在嚴重的排水不暢隱患,很容易被雜物淤堵!拔覀円彩亲蛱觳虐l現這個問題,原本直徑為300毫米的地下排水管道被挖掉,會導致路面上雨水流進雨水井后,很難流入地下排水管網,這樣一來,積水就會漫上路面”,他告訴記者,從7月2日下午開始,金家嶺路的自來水管道鋪設工作被叫停,新的整改方案還在協商當中。
除此之外,過去一周的持續降雨也暴露出一些城區排洪溝渠排洪不暢,其中,在排洪溝渠上搭建違章建筑和大量生活垃圾淤積堵塞是其主要原因,針對這一點,市政管理部門正在督促有關責任部門進行處理。
保證“動脈血管”和“毛細血管”暢通
“城市防汛分為兩個方面,一是城區的排水,二是城區排澇。”淮南市市政管理處排水設施管理所負責人介紹,為保證排水排澇管網暢通,今年三月份,市城鄉建設委就安排人員對城區幾條主要水系進行了汛前排查,對部分水系存在垃圾淤堵、違章建筑占壓溝面等問題形成了材料上報,引起了市領導高度重視,要求相關責任單位做好汛前水系清淤、清障工作,保證水系泄洪暢通。
從5月20日開始,八公山截洪溝二號橋下游、龍王溝趙圩村段、洞化截洪溝支流江陳村段、九龍崗鐵路橋上游等溝段都已陸續實施了清淤、清障工作。市市政管理處安排專人協助清淤工作,并安排監理單位及時跟蹤計量。
“城市排水管網中的水井就像人體的一個個毛細血管,而城區的排澇溝渠就像人體的動脈血管。”這位負責人告訴記者,為了使局部和整體的排水都能“暢通無阻”,他們除了做好水井和排澇溝渠的清淤、清障外,還在汛期實行泵站24小時值班制度,并采取“分路包干、責任到人”的辦法,加強路面巡查,力保每一處都能及時排水,使主城區不發生嚴重積水。
據介紹,市市政管理處管理的排澇設施有港一路泵站、楊郢孜泵站、小站臺泵站和龍王溝新、老泵站等5座泵站共19臺泵機和200多公里的排水管網,總排澇能力為82000立方/小時。市市政管理處對泵站排澇設施進行了全面檢修和維護,使泵機設備處于完好狀態,并陸續完成了對劉家山路、洞山路、朝陽路、學院路、人民路等十余條主次道路排水管道的徹底清淤工作。
制定預案,確保城市安全度汛
為進一步提高汛期應對洪澇災害的能力,預防和減輕城區洪澇災害,保證群眾財產安全,市市政管理處制定了城市防汛排澇應急預案。
據介紹,城市防汛排澇應急預案分為三級,并設定了預案啟動條件。汛期,當淮河水位達到或即將達到設防水位,降雨量達到或者超過每日20毫米時,啟動城市防汛排澇三級預案;降雨量達到或超過每日50毫米時,啟動城市防汛排澇二級預案;降雨量達到或超過每日100毫米時,啟動城市防汛排澇一級預案。三級預案由市市政管理處自行處置,二級預案由市市政管理處報請市城鄉建設委啟動,一級預案由市城鄉建設委提請市政府決定。
市市政管理處排水設施管理所負責人介紹,第三級預案啟動時,市區基本無內澇;茨献6月26日晚開始陸續降雨,降雨量總體不大,集中降雨量也較小,加之前期地表較為干旱缺水,降雨對城區基本上沒有形成較大影響。6月28日降雨量達49.8毫米,7月2日降雨量達42毫米多,都處在第三級預案控制范圍內。
在預案啟動前,相關部門趕在汛期前對城市排水管網和自然水系進行了疏浚和維護,對排澇泵機、泵機前池等防汛排澇設施進行檢修、維護,并購置備用配件、編織袋、黃沙等防汛物資。
對可能發生積水的路段,如廣場路立交橋、洞山中路公交公司門前、國慶路與學院路交叉口、二十四中、市政公司門前、淮舜南路等路段,派人死看硬守,根據路面積水情況,及時打開井蓋應急排水,并設置警示標志。對可能產生積水的地段架設臨時泵機進行抽排,對可能造成交通阻斷的低洼路段提醒車輛行人繞行。
在城市防汛排澇預案中,記者看到,市市政管理處成立了防汛排澇領導小組,由該處一把手任組長,分工負責,責任到人,相互配合,并制定了巡查制度、通訊制度、值班制度、報告制度和獎懲制度等5項汛期工作制度,確保今年城區安全度汛。
(記者 顧成家 張明星 實習生 周蘭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