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是一群熱愛音樂的普通市民,她們共同組建了一支女子合唱團,她們多次代表淮南參加合唱比賽,她們的歌聲打動了許多人的心……
5月12日,記者來到商貿文化廣場內的一幢小樓前,遠遠地就聽到整齊的合唱聲,這是“水之韻”女子合唱團每周六固定的訓練時間。11點訓練結束,記者見到了合唱團團長車向紅,談起合唱團,她滔滔不絕。
2009年10月份開始組建的“水之韻”女子合唱團,那時只有10個人,從組建到正式啟動用了半年的時間,因為這些人酷愛唱歌,大家閑暇時聊得最多的就是歌曲。車向紅說:“之所以選擇組建合唱團,是因為覺得獨唱只是把一個人的特色唱出來,而合唱就要求大家的團結,尤其是合唱分好幾個聲部,要想把每個人的聲音唱出來,又能唱得和諧,整體聲音又要統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把合唱比喻成一棵樹,那一聲部就是花,開得最漂亮;二聲部就是葉,長得最茂盛;三聲部就是根,扎得最牢固,要想唱出好聽的歌來,就必須團結一心,不斷地奉獻創新。就像人與人相處,要有很好的自我控制能力,自我提高,才能夠更和諧。”
2010年10月,剛訓練了半年的“水之韻”女子合唱團便接到了參賽通知,參加2010年在馬鞍山舉辦的第二屆合唱節,雖然排練時間不長,團員們舞臺經驗不足,但大家本著學習的原則,刻苦訓練了一個多月,雖未獲得大獎,卻得到了好評。鼓勵成為了動力,參賽回來后,團員們更加嚴格訓練,合唱團的隊伍也逐漸壯大起來。從20人到30人再到40人,合唱團的團員年齡差距大,有退休的,還有在工作崗位的,音樂水平也相差很多,有曾經學過音樂的,還有是一竅不通的,但大家就憑著一點——熱愛音樂,一直堅持到現在。“雖然我們是業余合唱團,卻是嚴格按專業水準要求的,所幸大家都很能吃苦,沒一個落后的。一年前加入合唱團的劉軍紅、張士霞,還有廖和平就是例子,她們真是一點都不懂,就是喜歡唱歌,一年來,只要有時間就練習,從未落過一堂課,她們就是我們合唱團里的榜樣。”車向紅對團員堅持訓練的精神很是欣慰。
如今“水之韻”女子合唱團,已由當年的10來人增加到現在的50多人,每次出去演出都有至少40人參加。一份耕耘一份收獲,成立不到三年的時間,她們屢屢在省級以上合唱節獲一、二等獎,“水之韻”女子合唱團也以精湛的演出征服了眾多的觀眾和評委,獲得了巨大榮譽。今年7月份,她們將參加中國國際合唱節,希望她們再次取得好成績。
圖為“水之韻”女子合唱團在第五屆安徽省“金色晚霞”合唱節上的表演。
(記者 王 玲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