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区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国产一二三_久久久国产精品一区_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
|
|
|
|
|
|
|
|
|
 
首頁 > 熱線新聞 > 昔日廢棄礦坑 今日城市花園
q
 懷新平系列言論專欄
 以更高標準推進生態修復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
 營造直播帶貨良好生態
 重視城市發展新舊動能轉換
 讓“春申號”駛向更富文化認同的未
 跨越國界的“生命種子”,傳遞大愛
昔日廢棄礦坑 今日城市花園
【字體: 】 發布時間:2012/5/14 23:47:28   【打印】【關閉】
  1、凡淮南日報社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淮南日報社所有,任何網站和媒體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2、已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本網作品時必須注明“來源:淮南網”和作者名字;3、對違反以上兩條聲明的網站和媒體,淮南日報社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老龍眼水庫,一個曾經的廢棄礦坑,被稱為“城市荒地”。在該地段居住了幾十年的周老先生的眼中,留下的是這樣較為深刻的記憶:遍地亂石,雜草叢生,垃圾成堆,滿池污水,臭氣彌漫……而如今的老龍眼,經過幾年地質環境治理和生態環境修復后,已成為舜耕山下的一片“綠洲”。老龍眼水庫舊貌換新顏,成了市民爭相游玩的生態樂園。

      城市荒地:昔日的廢棄礦坑

      碧波蕩漾的水庫,修剪整齊的樹木,造型別致的水榭……老龍眼水庫生態區經過幾年的治理和保護,已由昔日的廢棄礦坑搖身變為風景優美的休閑場所。

      由于歷史形成的原因,導致老龍眼水庫生態區的南部“傷痕累累”。在過去,采石斷崖、荒草泥灘、豬場排污形成的糞坑等,成為老龍眼水庫揮之不去的“瘡疤”。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過度開采,又導致其環境受到嚴重破壞,土壤流失嚴重,植被難以生存。特別是劉家山和張家山兩座山脈的分水嶺地帶,因采石形成的陡坡很容易發生崩塌、滑坡等地質災害。

      “過去,老龍眼水庫邊上有個養豬場,水庫長期受到糞便的污染,臭氣熏天。”正在水庫散步的柳希斌老人見證了老龍眼水庫的變遷,對于老龍眼水庫的過去可謂是記憶猶新。柳大爺介紹,有人在水庫南岸建起了兩排養豬場,養豬場每天抽取大量地下水沖洗養殖廠房,污水和禽畜糞便沿著地溝直接排入水庫邊的一個個大糞坑里,最后排進水庫,直接造成水庫污染嚴重。

      “這里原來沒有路,沒有橋,也沒有整齊的草坪和綠樹,更沒有亭臺樓閣,這里原來就是一片荒山野地。”在水庫邊上一塊空地上放風箏的呂安全老人告訴記者,“環境那是一個臟、亂、差”。

      修復改造:老龍眼水庫變身“城市公園”

      為改造被污染破壞的環境,淮南市對這里進行環境修復。老龍眼水庫生態區是總面積達22平方公里的泉大資源枯竭礦區生態環境修復的子項目,占地面積170公頃。

      2007年3月,淮南礦業集團自籌資金啟動了老龍眼水庫地區項目的修復,修復面積達到44.66公頃,包括水體凈化、大壩修理、泄洪道治理、水庫駁岸修復、景觀綠化、亮化、美化等。

      淮南礦業集團組織園林設計專家,針對老龍眼水庫生態區南部的采石斷崖、荒草爛泥灘、豬場排污形成的糞坑進行景觀設計。昔日的養豬場沒有了,在原來的位置上建起了一個休閑長廊,周圍種上了各種樹木,各條水系中間還架起了座座木橋,格外漂亮。三座仿古建筑依山傍水而建,茶樓、飯館、會館等設施一應俱全。

      現在的水庫經過人工開挖,形成了一個“龍”形,水庫中間堆出來兩個小島,島上種有品種不同的綠化樹木。經過修復,老龍眼水庫生態區已變成融“生態性、休閑性、景觀性、參與性”為一體的開放式的城市花園,那“游龍戲珠”的總體景觀令觀者贊嘆不已。

      市民感受:風景如畫,是休閑游玩的好地方

      行走在水庫生態區內,仿佛置身于一幅優美的畫卷中。

      平坦蜿蜒的小路彼此相連,道路兩旁是競相生長的樹木。放眼四周,林地開闊。小橋、流水、老樹、涼亭……這些景物將昔日的“城市荒地”裝點成令人流連忘返的城市公園。站在木棧橋上,聆聽著風吹蘆葦的聲音,花香四溢,小鳥嚶鳴,一種陶醉于大自然的美妙感覺油然而生。

      優美的風景自然吸引了很多市民前來休閑游玩。

      “這里空氣好,環境很美,真是鳥語花香。看著綠色的植物,呼吸著新鮮的空氣,心情格外舒暢。”在生態區游玩的王萍說,“早晨和傍晚到這散步鍛煉的人特別多,到了雙休日或節假日人更多。如今,煥然一新的老龍眼水庫生態區已成為市民休閑娛樂的好地方。”

      圖一:矗立在青山綠水間的風格典雅的樓閣令人賞心悅目。
      圖二:在風景如畫的園區內休閑健身,其樂融融。

(記者 馮登成 張明星 王玲 攝影報道)

(責編:湯寧  初審:孫繼奎  終審:沈國冰)

|
|
|
|
|
|
|
|
|

皖ICP備07008621號-2 皖網宣備3412015007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4120190007號 
主辦:淮南日報社 版權所有:淮南網
如果你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與我們聯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淮南網"。
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感謝您對淮南網的支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客服| 湖南省| 黄平县| 海南省| 商南县| 沂南县| 五寨县| 绥棱县| 天祝| 淅川县| 东阳市| 赫章县| 当涂县| 灵台县| 伊金霍洛旗| 安吉县| 盈江县| 温宿县| 辽宁省| 绥棱县| 武夷山市| 大丰市| 锦屏县| 富宁县| 玛曲县| 黑山县| 通辽市| 鄂伦春自治旗| 惠州市| 赫章县| 上犹县| 长丰县| 安徽省| 清水河县| 巴里| 开封市| 哈尔滨市| 隆尧县| 琼海市| 南皮县| 江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