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的話 好人,一個平凡而又偉大的字眼,能源城的每一個角落,每一寸土地上,都不乏好人的身影。潸然淚下的一幕幕情景,感動你我的一樁樁事件,都如電影鏡頭一般在腦海浮現。
從今天開始,本報推出“淮南好人”欄目,讓我們一同回憶那一個個好人好事,感悟那一份份蕩氣回腸。
如果說她是一朵純凈的百合,那么彰顯不出她英勇的行為和果敢的精神,如果說她是一支濃郁的玫瑰,則表達不出她低調的為人與親和的態度。她是杰出女性,是先進干警,她是優秀黨員,更是維和英雄,她的名字家喻戶曉,她就是汪雪艷。
2011年4月,汪雪艷被任命為淮南市人民警察培訓學校政委,一年多來,在新的崗位上,她積極把自己在國外接觸和感受到的先進管理理念用到新的工作中,將警校的后勤和教學工作細化成一個個標準的工作流程,并進行嚴格的監督和評估,按照工作流程來打造團隊,使警校的管理理順了關系,提高了層次。
除此之外,汪雪艷提出創造精品課程和打造品牌教官想法,在一年的時間內,先后派出三批教官分赴上海、杭州、長沙等地學習,她提出情景式教學、討論交流式教學的具體做法,不斷地將先進的理念推廣到民警中,使得淮南警校的教學水平在全省受到好評,也使淮南市民警的警務技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許多基層民警都表示淮南警校的教學貼近實戰,受益匪淺。目前淮南警校的警務技能課程已成為全省的精品課程,一批教官得到了表彰和好評。
雖然現在的汪雪艷投入到了工作中去,但是過去那充滿鮮花,布滿荊棘的道路中的一個個故事卻從未被人忘記。
2006年,汪雪艷經過公安部海選,從700余人中脫穎而出,參加了公安部舉辦的維和警察培訓班,經過了九輪死亡淘汰,通過聯合國維和行動部甄選,2009年9月,與其他16名中國維和警察被公安部派遣赴海地任務區,代表中國二百萬警察,參加維和行動。
一年中,汪雪艷與戰友們并肩戰斗,在各自不同的部門里,發揮特長和協作精神,以踏實、勤奮、勇于奉獻的工作作風贏得了任務區同事們的肯定和贊揚,不負重托、不辱使命、為祖國爭了光,為警徽添了彩。由于當地語言不通,想做慈善救助工作十分困難,但汪雪艷主動與部門主管溝通,表達了中國人對海地人民進行慈善救助的美好意愿,她積極與加拿大警隊聯系,共同探訪多個孤兒院,了解孤兒院緊急所需,列出單目,制成各項救助計劃,最終將國內救助基金落實到各孤兒院,解決了孤兒院的部分住房重建,以及一段時間的食品供應。海地人民感受到了中國人民的愛心和善心,大大提高了國家形象。
海地發生里氏7.3級大地震后,死亡了23.5萬人,近百萬人無家可歸,使得這個世界上最貧困的地區雪上加霜,人民生活異常艱苦,汪雪艷在開展聯合國維和工作的同時,每日從警隊戰友及防暴隊戰友那里,搜集大量食品和飲用水,利用每日上下班路上,將食品和水分發給路邊的婦女、兒童,她還經常自掏腰包去超市買大量食品,糖果分發給難民,戰友們都知道她這個習慣,主動省下食物,托她帶給災民。她臨危不懼,與警隊團結合作,體現了中國維和警察的風采。
2010年10月汪雪艷出色地完成了維和任務,榮獲了聯合國國際和平勛章,如期回到了祖國。獲得種種殊榮,贏得陣陣贊譽后,她的笑容依舊柔和甜美,在新的工作中依舊盡心盡力,在能源城人民的心中,她無疑是最美的女人花。
(記者 付莉榮 實習生 徐 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