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部門建議市民文明祭掃,少放鞭炮
3月24日,離清明節(jié)小長假還有不到10天時間。適逢周末,天氣晴好,氣溫也逐步回升。全市迎來了清明節(jié)的首個掃墓高峰,保守估計當天全市禹王山公墓、羅山陵園、舜耕山公墓、南平山公墓四大公墓祭掃人數(shù)達萬余人次。今年用鮮花祭拜的市民有所增加,但放鞭炮燒紙錢等現(xiàn)象依然不少,在有些市民的觀念里,鞭炮有聲響、可驅鬼神。淮南市公墓管理所禹王山騎山墓文化園里在路口豎起高3-4米大幅宣傳牌兩塊,建議市民減少燒紙,禁止放炮!他們同時還為廣大用戶提供了多種文明感恩寄思方式。騎山墓區(qū)管理處已經準備好了2萬多棵小樹苗、6000棵左右的常青樹,供市民選擇,以此來寄托掃墓者對親人的思念和祭拜。
今年3月1日,國家民政部召開電視電話會強調要文明祭掃,少放鞭炮。省、市立即傳達有關指示精神。
24日,因為怕掃墓人多,記者一早就從洞山東路行往禹王山公墓,在洞山東路與南山路交匯處,道路兩旁擺滿了祭拜紙張、炮仗等祭掃物品的攤點,有近百家之多,而賣鮮花的攤點只有三四處。據(jù)記者調查了解,每支鮮花賣2元錢、10支一束,經營者經營鮮花并不比賣紙張少賺錢。過去因為經營者少,賣紙張、炮仗利潤大,現(xiàn)在經營者多了,鮮花的利潤遠在紙張、炮仗之上。由于長期以來形成的習慣,從眾心理,造成公墓前煙霧繚繞、火災危機四伏。
為了引導或勸導掃墓者用文明方式祭拜,用鮮花替代紙張和炮仗。騎山墓區(qū)管理處組織了20名大學生志愿者和6名安防中心志愿者在園區(qū)門前勸導掃墓者用鮮花祭拜。他們將一束束扎好的鮮花免費遞給祭拜者,希望換下掃墓者手里的鞭炮,但是,響應者甚少,很多人會說,下次記得買鮮花上來。墓區(qū)前仍然煙霧繚繞。每年掃墓者鳴放鞭炮總是會引發(fā)大小不等的火災。騎山墓區(qū)管理處在山上種植了4500多棵石榴樹,現(xiàn)已所存無幾,全被燒紙、放炮引發(fā)的火災燒毀。
另據(jù)了解,今年掃墓最高峰將集中在4月1日至4日,有關部門同時希望通過淮河早報給廣大市民提個醒:掃墓高峰一般在上午9點30分至10點,下午則在1點至3點左右,掃墓者最好乘坐公交車錯峰出行。
(記者 張芳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