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涌江淮,浩浩蕩蕩;活力皖江,黨旗飛揚。
創先爭優活動開展以來,我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的部署要求,緊緊圍繞活動目標,緊扣“為科學發展創先進,為安徽崛起爭先鋒”主題,堅持把“學沈浩、創先進、爭優秀”貫穿始終,整個活動重點突出、特色鮮明、進展順利、成效明顯。
立足實際,著眼大局,力求取得實效
創先爭優活動伊始,省委常委會展開專題研究,周密部署。省委書記張寶順多次作出批示,并深入基層調研指導創先爭優活動。在不同領域不同行業不同時段,省委領導分別主持召開創先爭優活動調研座談會或工作推進會,先后20余次。
堅持定期督查和專項督查相結合,力求決策落到實處。省委創先爭優活動領導小組帶隊,對各地和省直、高校、企業創先爭優活動進行了3次集中督查。同時,根據不同時期的工作重點不同,組織人員開展專項督查活動。省里專門成立督導組,深入16個市和40多家省直窗口單位和服務行業進行督查指導。各地各系統結合自身實際,采取多種形式、多種途徑加強督查指導,確保各項工作部署得到貫徹落實。全省上下形成了一級抓一級,上下協調,密切配合,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創先爭優活動只有和中心工作融為一體才有生命力,才能取得實效。我省著眼大局,連出實招:在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建設上,充分利用國家政策優勢,出臺一系列含金量高的舉措,努力打造我省加速崛起新平臺;在技術創新試點省建設上,注重發揮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推動自主創新、發展方式轉變的能動作用,努力提高企業競爭實力和經濟發展質量;在統籌區域發展上,注重將資源、政策向欠發達的皖北地區傾斜,激勵皖北地區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在謀發展、議發展、促發展上創先進、爭優秀……
全省各級黨組織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創先爭優活動的重要內容,不斷擴展民生工程實施范圍,提高保障水平,努力滿足群眾在教育、就業、社會保障、醫療衛生、住房等方面的基本需求。今年是地方黨委集中換屆之年。各地組織各級黨員領導干部和黨代表作出公開承諾,接受廣大群眾的監督,著力營造風清氣正的換屆環境,確保換屆工作順利完成。同時,把領導干部、黨員創先爭優情況作為考察干部、選配班子、推薦黨代表的重要依據之一。
各地奮勇爭優,全力創先,展現了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砥礪前行、興皖富民的激揚態勢。
轉變作風,解決問題,真情服務群眾
“群眾需要什么,我們就辦什么。 ”今年9月中旬,省委部署開展“五級書記帶頭大走訪”活動,引導廣大黨員干部進農村、進企業、進社區、進學校,訪民情、匯民智、釋民惑、解民憂、惠民生,努力實現群眾工作上水平、解決問題見行動、轉變作風有成效、人民群眾得實惠,凝聚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合力。各級黨組織主要負責人和領導班子帶頭走訪,身體力行,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廣大機關干部結合崗位職能,扎實做好服務人民群眾的各項工作。
創先爭優活動開展以來,各地緊密結合實際,突出分類指導,廣泛開展“三亮三創三比三評”活動,引導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通過多種形式聽取群眾意見,切實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努力在優化環境推動發展、規范管理提高效率、提升素質改善服務、改進作風樹立形象上創先進、爭優秀,讓群眾切身感受到創先爭優帶來的新變化。同時,進一步健全服務網絡,整合服務資源,拓展服務領域,豐富服務內容,改進服務方式,形成了上下聯動、條塊結合的良好創先爭優局面。
抓好關鍵層級、重大節點創先爭優活動,是深化活動成效的有力保障。為抓好縣市區這個關鍵層級創先爭優活動,省里專門下發了文件、召開了推進會。省委常委和省委創先爭優活動領導小組成員每人確定一個縣市區作為聯系點。各縣市區按照省委統一部署,黨委書記親自抓、負總責,各級黨員領導干部各負其責,合力推進。各地扎實推進黨群共建創先爭優活動,不斷擴大黨在基層的工作覆蓋面,鞏固黨執政的組織基礎和群眾基礎。
典型帶路,群眾參與,激發內生動力
沈浩是安徽的重大典型。全省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圍繞“沈浩留下什么、學習沈浩什么、我們該做什么”,深入開展“五學五比五落實”實踐活動,促進廣大黨員干部立足本職,扎實工作。各地還通過到小崗村參觀考察、舉辦演講和征文比賽等形式,弘揚沈浩精神。繼沈浩后,我省又涌現出王坤友、吳勇祥、張磊、王世杰、吳剛、張寧海等一大批先進典型。為發現和宣傳黨員干部身邊先進典型的感人事跡,做到用身邊的事教育身邊的人,全省統一組織開展了“創先爭優在行動”征文演講比賽,共收集征文7100多篇,組織3600多名選手參加各級演講比賽。
從理論上深刻闡述創先爭優活動的內容和意義,有助于進一步增強持續推進創先爭優活動的動力。省里專門召開會議、下發文件對理論研討工作進行部署安排,形成了“領導干部帶頭、理論部門承領、高校主動參與、媒體搭建平臺”的工作模式。各相關理論研究部門和高校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承領重點課題并組織開展研討活動。各地通過在黨報黨刊和網絡媒體開辟理論研討專版專欄專刊,面向社會廣泛征文,圍繞創先爭優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開展理論研討。
群眾參與是創先爭優活動扎實開展的重要推動力,群眾認可是檢驗活動成效的根本標尺。各地各部門綜合運用公開承諾、領導點評、群眾評議等方式方法,建立長遠承諾、年度承諾、即時承諾“三位一體”的承諾模式,廣泛接受群眾監督,激發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創先爭優的內生動力。全省各級黨員領導干部和基層黨組織書記深入基層一線、走進黨員群眾,開展創先爭優點評工作,堅持把群眾滿意作為檢驗創先爭優活動的標準,結合年度考核或日常考核,對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兌現承諾、開展活動情況進行評議和測評,并公布結果,努力提高群眾評議的參與率,增強群眾評議效果。
(來源:中安在線 記者:黃永禮、鄭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