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区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国产一二三_久久久国产精品一区_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
|
|
|
|
|
|
|
|
|
 
首頁 > 時政新聞 > 培養京劇人才 傳承流派精華
q
 懷新平系列言論專欄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
 營造直播帶貨良好生態
 重視城市發展新舊動能轉換
 讓“春申號”駛向更富文化認同的未
 跨越國界的“生命種子”,傳遞大愛
 協同創新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
培養京劇人才 傳承流派精華
【字體: 】 發布時間:2011/10/9 8:14:23   【打印】【關閉】
  1、凡淮南日報社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淮南日報社所有,任何網站和媒體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2、已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本網作品時必須注明“來源:淮南網”和作者名字;3、對違反以上兩條聲明的網站和媒體,淮南日報社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從2010年歲末到2011年夏秋,京劇舞臺和熒屏一派紅火景象。古老的、歷經曲折的京劇藝術煥發了新的活力,正步入又一個充滿生機和希望的歷史時期。其中,最突出的標志是人才涌現。一批又一批新人帶著青春朝氣走進觀眾視野,老、中、青幾代攜手,相映生輝,人才隊伍呈現出“三個梯隊”格局,為京劇進步和發展提供了可靠的人力保證。

  薪火相傳,人才濟濟

  研究生成為中堅力量

  對于以表演藝術為中心、一向被稱作“角兒的藝術”的京劇來說,優秀出眾的人才尤為重要,人才梯隊的銜接有序和新秀輩出,是藝術綿延光大的根本保證。

  “三個梯隊”的概念,始于2010年11月舉辦的首屆全國藝術院校京劇學生電視大賽(簡稱“學京賽”)。當時,一批大學、中專的90后學子初次亮相,得到廣泛好評,被稱為京劇人才的“第三梯隊”。之后,中國京劇優秀青年演員研究生班(簡稱“青研班”)、中國京劇流派研習班(簡稱“流派班”)匯報演出以及舉辦北京京劇院“魅力春天”青年演員擂臺賽,不同年齡段的新生力量接踵亮相,亮點頻現,“三個梯隊”的格局更為清晰:

  第一梯隊,以60后為主,年齡從40歲到50歲左右,正處于藝術的黃金時期,年富力強,多為院團的主演和骨干,是當今京劇舞臺的主力;

  第二梯隊,以70后為主,年齡在25歲至40歲左右,是近10年間脫穎而出的后起之秀,藝術上處于上升時期,許多人已是院團的新一代“梁柱”;

  第三梯隊,以90后為主,年齡在25歲以下,最小的只有十幾歲,以首屆“學京賽”的金、銀獎選手和流派二班的部分學員為代表,加上其他處于同年齡段的具備潛質的藝校學生,屬于尚待精心打造的后備軍。

  在“三個梯隊”之上,還有多位60歲以上的老藝術家,不時活躍在舞臺上,起著難能可貴的傳、幫、帶作用。

  “三個梯隊”,從60后到90后,年齡跨度達40年,人才結構層次合理、銜接有序,構成了一支新時期以來最為齊整而又富于生機的京劇薪火傳遞之師。第一梯隊是當前的主力陣容,第二梯隊逐步接班,第三梯隊可以把事業支撐到2050年,為當前直到新中國成立百年的京劇發展提供了堅實的人才保證。

  “三個梯隊”建設,是在黨和國家倡導弘揚民族文化、振興京劇藝術的大背景下,從京劇傳承、發展規律和時代需求出發而進行的一項戰略性的京劇人才系統工程,凝聚著各級領導、相關部門的辛勤努力和眾多老一輩京劇藝術家的期望和心血。

  對“三個梯隊”的調查研究發現,當前京劇尖子人才的分布有著兩個較為突出的現象:一是“精銳部隊”多數集中在京、津、滬;二是各地區、院團內部梯隊之間的人員比例不夠均衡。當前人才隊伍的地區差異,原因是多方面的,隨著經濟、文化的發展,各地領導的重視,狀況將會逐步改善。

  激活流派,繁榮劇目

  振興國粹抓關鍵環節

  京劇的傳承和興旺,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人才的數量是否充足,結構是否合理,素質是否優良。行當是中國戲曲特有的表演體制。人們常講一個院團、一臺戲的“四梁八柱”如何,指的就是行當是否齊整,水平是否相當。當前京劇的“三個梯隊”,大體上看生、旦、凈、丑齊全,但大行當中的一些分支——即細分專業的小行當,還存在著薄弱環節,出色的人才不多,尚需著力發現和培養。

  流派是京劇藝術成熟和繁盛的標志。目前,流派的生存現狀不太均衡,有些深具欣賞價值的流派后繼乏人,甚至瀕臨失傳,亟須重點扶植。今后可以對流派創始人或名家生前所在的積淀深厚的院團有所側重,對已有的、看準的人才,要下大力氣培養。

  京劇人才培養雖然成效顯著,但在傳承水準、演出劇目和經營、宣傳等方面還面臨著許多重要課題,需要采取切實而得力的舉措。

  首先是要搞好傳承。藝術遺產的精華與活力主要在傳承人身上,因此要充分發揮他們的傳、幫、帶作用,培養各個行當、流派的新秀傳人。特別是王金璐、譚元壽、李世濟、梅葆玖、杜近芳、張春華等老一代藝術家,克服體弱多病,堅持課徒授藝,他們是京劇也是國家的寶貴財富,一定要倍加珍惜、關心和愛護。

  第二是劇目建設。當前京劇演出以及教學劇目仍然不夠豐富,要組織好編劇隊伍。一方面挖掘、加工傳統劇目,進一步整理已有的移植和新編歷史劇,這是一項艱苦、細致而又需要相當的專業、文化知識素養的工作,應該給予足夠的重視和鼓勵;另一方面是新劇目創作,包括歷史劇和現代戲,不能本末倒置,盲目攀比大制作、大樂隊,一定要遵循京劇藝術規律,保持發揚京劇的優勢和特色,創作出真正唱得響、留得住、傳得開的好戲。

  第三是做好五個項目,即青研班、流派班、青京賽、學京賽和央視《空中劇院》。這五個項目的全面實施、配套與銜接,已經構成了有機漸進的京劇人才培養系統,是新時期振興京劇的創舉。今后繼續做好五個項目的總體籌劃,精心運作,相互給力,作為新時期開創性、多方位、系統化的京劇人才培養戰略,將會產生更深遠的影響。

  第四是贏得觀眾與市場。應做到六個字:請進來、走出去。用豐富的劇目、精彩的演出、合理的票價和良好的服務吸引觀眾來看戲,同時,主動到各省、市、地、縣以及學校、企業送戲上門,擴展市場和觀眾面。

  縱觀京劇從徽班進京至今的歷史進程,往往以50年左右為一個階段,先后經歷了初創、成熟、鼎盛和新中國成立到20世紀末這4個階段,現在正走向第五個50年。新時期以來的一系列振興舉措已經取得成效,但創造京劇新的繁榮還要做全面、系統、扎實的努力。廣大京劇工作者肩負著振興的使命,他們耐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理應得到更多的關心和愛護。我們相信,有京劇人的堅守與進取,有社會各界的通力支持,京劇藝術新的春天一定會更加絢麗!(原載《中國京劇》雜志2011年第10期)
 
(來源:人民網)
(責編:湯寧  初審:孫繼奎  終審:沈國冰)

|
|
|
|
|
|
|
|
|

皖ICP備07008621號-2 皖網宣備3412015007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4120190007號 
主辦:淮南日報社 版權所有:淮南網
如果你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與我們聯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淮南網"。
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感謝您對淮南網的支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泾阳县| 都江堰市| 盖州市| 怀柔区| 大同县| 来凤县| 吉安县| 和田县| 射洪县| 商洛市| 连州市| 屏东市| 通山县| 宜州市| 军事| 邯郸县| 南京市| 旺苍县| 武平县| 靖远县| 于都县| 云梦县| 黑龙江省| 盈江县| 定边县| 建昌县| 兴和县| 长治县| 大港区| 吴江市| 六枝特区| 铜梁县| 铜鼓县| 新余市| 漯河市| 崇阳县| 额尔古纳市| 庆城县| 柳林县| 玉山县| 集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