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区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国产一二三_久久久国产精品一区_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
|
|
|
|
|
|
|
|
|
 
首頁 > 時政新聞 > “田間地頭”的深刻改革——透視新一輪鄉鎮機構改革
q
 懷新平系列言論專欄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
 營造直播帶貨良好生態
 重視城市發展新舊動能轉換
 讓“春申號”駛向更富文化認同的未
 跨越國界的“生命種子”,傳遞大愛
 協同創新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
“田間地頭”的深刻改革——透視新一輪鄉鎮機構改革
【字體: 】 發布時間:2011/8/22 10:43:06   【打印】【關閉】
  1、凡淮南日報社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淮南日報社所有,任何網站和媒體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2、已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本網作品時必須注明“來源:淮南網”和作者名字;3、對違反以上兩條聲明的網站和媒體,淮南日報社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新華網北京8月21日電 題:“田間地頭”的深刻改革——透視新一輪鄉鎮機構改革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衛敏麗、潘林青、葉鋒

    與農村稅費改革時相比,鄉鎮財政供養人員大幅度減少,而鄉鎮政府服務農民的職能進一步凸顯……記者近日從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獲悉,始于2004年的新一輪鄉鎮機構改革,目前已經進行改革的鄉鎮已達33524個,占全國鄉鎮總數的97.7%,17個。▍^、市)基本完成改革任務,其他省(區、市)已經全面推開,預計2012年可按時完成改革任務。

    如何通過改革讓基層政權更好地服務于廣大農民?記者就此進行了采訪調查。

    減:鄉鎮機構逐步“瘦身”

    “原來有13個人拿工資,守攤子;現在通過競聘,由4人負責全鎮農作物保護和農業技術推廣,干的活沒少,效率還提高了。”曾在湖北省咸寧市橫溝橋鎮農技站任技術員的徐建國說。

    在當地的鄉鎮機構改革中,農技站和其他“七站八所”一起改為公益性服務組織。但重新競聘上崗后,徐建國的年薪反比改革前多了兩三千元。在湖北省,通過機構改革,財政供養人員減幅近四成。

    不少基層干部告訴記者,農業稅取消以后,干部們都在思考:鄉鎮政權規模如何掌握,政府組織結構如何確定,富余人員如何分流安置等。換句話說,改革能否真“瘦身”?

    基層不乏創新活力。長治市在山西最早開展鄉鎮機構改革。長治市編辦主任張富梅介紹,改革中長治擴大了鄉鎮黨政領導班子交叉任職,領導職數控制在7至9名,工作節奏加快,行政效能提高。

    人員分流及安置問題堪稱“硬骨頭”。各地在全面加強控制,防止鄉鎮機構人員出現新膨脹的同時,采取多種渠道妥善對富余人員進行分流和安置。對沒有正式錄聘手續和鄉鎮自行使用的臨時人員,予以清退;對不能勝任本職崗位的人員,或轉崗安置,或由財政給予適當扶持,引導其自謀職業。

    啃下這塊“硬骨頭”之后,各地對鄉鎮機構精簡整合:浙江每個鄉鎮改設黨政綜合、經濟發展、社會事務管理等“五辦”;湖北的鄉鎮從改革前的5個辦公室精簡為“三辦”。黑龍江省蘭西縣鄉鎮則不設機構,只設黨委秘書、組織委員、民政助理、計生助理等13個崗位……通過改革,各地鄉鎮機構實現了一定程度的“瘦身”,進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

    增:設“農業幫手” 促農民增收

    如何盡快使農民“錢袋子”鼓起來,共享發展成果?鄉鎮機構改革既要做減法,也要做加法。為此,一些地方探索成立促進農民增收所急需的各類“幫手”。

    在廣西田東縣祥周鎮,當地政府在精簡機構的同時,成立了無公害蔬菜生產協會、農產品營銷協會等,幫助農民完善香蔥產銷“一條龍”服務。目前,該鎮中平村在“農事村辦”服務站的幫助帶動下,年種植香蔥3000多畝,日收購外運香蔥1萬公斤以上。僅靠此項,全村農民年收入達1500萬元。

    在重慶市豐都縣興義鎮,政府面向農業生產設立了各類“農村服務中心”。該鎮長沙村養殖大戶楊小紅說:“要不是鎮上幫我修通了引水溝渠,農村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定期給我提供免費技術指導,解決了很多生產銷售難題,我哪可能養100多頭肉牛?”

    山東省諸城市密州街道東山社區成立了農民專業合作社。居民姜永亮家中有5畝地,以前一年收入僅有四五千元,日子過得“緊緊巴巴”。鄉鎮機構改革以后,姜永亮加入了“大森林特種動物養殖專業合作社”,第一年就摘掉了“窮帽子”,出欄水貂800多只,收入8萬元。目前諸城市有90%的農民參與了農業產業化經營。

    “這一輪鄉鎮機構改革,要把維護和發展農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放在首位,解決農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為此,各地進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敝醒刖庌k有關負責人表示。

    記者了解到,各地還通過建立“一站式”服務、“辦事代理制”、服務熱線等措施方便農民群眾辦事,有的地區還鼓勵縣鄉干部深入基層,變“坐堂辦公”為“上門服務”。浙江省慶元縣把“有技能、會服務、促發展”作為對干部的基本要求,并組織對全體鄉鎮干部進行技能培訓。

    “鄉鎮機構改革好不好,我們不看別的,就看有沒有得到實惠、能不能加快致富!币恍┺r民告訴記者。

  轉:寓“管理”于“服務”

    廣西田陽縣新民村老黨員李仕寬感受到鄉鎮機構改革帶來的便利。他說:“以前我們跑上跑下找不到人辦的事情,現在通過‘農事村辦’服務站就辦成了!

    李仕寬所說的“農事村辦”,是2007年以來百色市在12個縣(區)推行的一種農村社會服務工作機制,即在距離鄉鎮政府所在地比較遠的村設立“農事村辦”服務站,縣鄉職能部門定期集中到服務站與值班村干部一起辦公,為群眾辦理各種事務。服務站還拓展功能,開設圖書室、閱覽室、棋牌室等文化娛樂場所,組建村級民間文藝隊。

    長期以來,公共資源相對集中于城市,農村公共服務供給“短板”十分明顯。改革后的鄉鎮機構能否成為稱職的“服務員”,就看其能否彌補這塊“短板”。

    “現在不用出社區,在家門口就能看病,就像城里人一樣!鄙綎|諸城農民姜永亮說。

    從2007年起,諸城市將1249個村莊規劃建設為208個農村社區,把醫療衛生、社會保障、計劃生育等公共服務事項放到社區服務中心,形成了農村“兩公里服務圈”。

    在明確基本職能定位基礎上,各地根據實際確定鄉鎮轉變職能的重點。上海市按照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將鄉鎮劃分為不同檔次,城市化水平較高的鎮強化社區建設管理服務,城市化水平較低的鄉鎮強化完善服務“三農”的職能。

    廣東省云安縣結合各鄉鎮實際情況,將所轄63個鄉鎮劃分為“優先發展區”“重點發展區”“開發與保護并重示范區”三類功能區,按照功能區確定鄉鎮職能,并配套建立了“不以GDP大小論英雄,只以功能發揮好壞論成敗”的政績考核機制,使基層干部從招商引資的“業務員”向為農服務的公務員回歸。

(責編:湯寧  初審:孫繼奎  終審:沈國冰)

|
|
|
|
|
|
|
|
|

皖ICP備07008621號-2 皖網宣備3412015007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4120190007號 
主辦:淮南日報社 版權所有:淮南網
如果你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與我們聯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淮南網"。
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感謝您對淮南網的支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从化市| 成安县| 个旧市| 汪清县| 施秉县| 大埔区| 沧州市| 汽车| 常德市| 定安县| 扎鲁特旗| 松原市| 上林县| 郴州市| 防城港市| 泽州县| 晋江市| 德格县| 宁陕县| 阿拉善盟| 寿阳县| 靖州| 吉木萨尔县| 安新县| 北宁市| 大余县| 浦县| 佛山市| 和龙市| 鸡泽县| 兴宁市| 庄河市| 明星| 岱山县| 涿鹿县| 广东省| 太保市| 巩义市| 长春市| 乐平市| 刚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