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通暢 環境改善 就醫方便
“問題居民區”舊貌換新顏
位于國慶街道的紡織廠居民區,其生活環境一度通行不暢、道路泥濘、衛生狀況堪憂,為此,過去居民們沒少向有關部門反映投訴。而現在,紡織廠居民區的居民再度致電市長公開電話辦公室和本報熱線,反映的卻是社區環境的改善為居民生活帶來便捷和舒心。
12月9日,記者跟隨市長公開電話辦公室和田家庵區相關負責人來到國慶街道紡織社區的紡織廠居民區。在現場記者看到,與過去相比,這里的環境的確發生了不小的變化:原有道路改造一新、新修的道路寬敞干凈,這些變化讓居民感到舒適。
提起改造之前的紡織廠居民區,居民們感觸頗深:擁有2567戶近9000人的紡織廠居民區,只有一條道路與國慶路相連,這條道路也成了居民們出行的唯一道路。今年60多歲的管老先生在紡織廠居民區生活了大半輩子,回憶起以往,他告訴記者,每天通行的道路只有工農路,這條路平時坑坑洼洼,一旦遇到天陰下雨,居民們就只得穿著雨靴在泥濘的道路上行走;由于道路難行,在加上道路上擠占的攤點和違章建筑物,以前出租車司機都不愿往居民區里送客人,平時有人生病想找車進出都很困難;居民區的衛生環境也令人堪憂,不能及時清掃和清運,生活垃圾隨處堆積。
現如今,田家庵區政府部門支持企業投入道路建設資金,讓居民區有了四條道路寬敞平坦的道路,其中工農路、康居路、誠興路與國慶路相連,出租車可以暢通進入,居民們的出行有了多種選擇。為了能夠打通一條與國慶路相連的新道路,田區和國慶街道社區做了不少工作,F在,居民區里的新修道路加在一起超過了3公里。
“以前,紡織廠居民區的保潔工作幾乎處于真空狀態”,國慶街道環衛中心的負責人告訴記者,在保潔環衛方面,以前只有幾個人負責居民的道路清掃和垃圾清運,幾個人負責2500多戶居民區的保潔,其環境衛生狀況可想而知;從今年年初開始,國慶街道成立了環衛中心,每條街巷定人定時負責清掃,清晨和傍晚各清掃一次,基本每天都保證有10名清潔工人工作,現在僅保潔車輛就有20多輛,一共有36個人負責居民區的環境衛生,這樣的人員配備讓紡織廠居民區的衛生環境有了很大變化。
為了能夠讓社區居民的就醫更為便捷,今年上半年,新集集團紡織公司還投入了30多萬元將原紡織廠醫院改造一新,成為了一所為職工和社區居民服務的社區醫院,如此一來,居民們有個感冒發燒的小病,便可以到社區醫院看病開藥,省去了去大醫院就診的麻煩。
上述種種變化,讓紡織廠居民區的居民們感受了生活和出行的便利。而國慶街道紡織社區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后將進一步完善社區服務,改善社區的生活環境,讓居民們更加滿意。
(記者 顧成家 馬南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