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類群眾享補貼,劍指物價上漲 每人每年200元
今年7月份以來,以農產品為主的生活必需品價格上漲較快,價格總水平逐月攀升,造成困難群眾家庭生活成本增加,生活壓力增大。為減少物價上漲對城鄉低保家庭基本生活的影響,淮南市財政、民政兩部門日前聯合下發通知,將向全市11萬多名城鄉困難群眾發放一次性生活補貼,以確保困難群眾順利過冬。
兩類群眾享補貼 劍指物價上漲
此次一次性生活補貼發放的對象為2010年12月份在冊的城市低保對象,以及2010年第四季度在冊的農村低保對象,發放標準為每人每年200元。2010年12月底前,補貼金將及時、足額地按戶發放到全市11萬多名城鄉困難群眾手中。這是12月1日,記者從市民政部門獲得的最新消息。
根據市民政部門11月份城鄉低保對象人數統計,享受補貼的兩類群眾共117204人,預計共發放一次性生活補貼2344.08萬元。“因為各縣區低保困難群眾的人數是動態管理,最終發放多少補貼將以最后統計為準,此外部分縣區已先期發放過補貼,所以補貼額度有相應降低。”市民政部門有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物價上漲已經直接影響到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因此市民政部門從今年9月份開始,已經向全市城市低保對象每月發放15元臨時價格補貼,此次發放的一次性生活補貼,同樣劍指物價上漲,是對每月發放的臨時價格補貼的有益補充。
建立補貼與價格指數聯動機制 及時為困難群眾減負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低保家庭的收入來源主要是轉移性收入,即低保金、養老金、社會救濟等,收入水平增減變動的依賴性相對較強。近期物價的持續上漲,無形中使得低保家庭的收入減少,生活壓力增大。正是基于價格因素對低收入家庭的影響,相關兩部門及時下撥了此次一次性生活補貼,而且考慮到年底低保群眾集中消費,到時物價可能出現進一步波動,因此在補貼標準制定的時候,也參考了全國其他城市出臺的補貼標準,盡力提高了補貼額度。
對于記者提出此次補貼到位后,后期是否還會再次下放新補貼的問題,市民政部門有關負責人表示,會根據物價等實際情況進一步研究。該負責人還透露,目前民政等部門正在研究如何將補貼與價格指數掛鉤的聯動機制,將何時啟動補貼、補貼多少形成制度,以便及時為困難群眾提供幫助。
(記者 孫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