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種養殖戶送去科技大餐

11月23日,由安徽省委組織部、省農委組織的“千名專家服務千村百鎮”活動在淮南市開展,來自省農技推廣總站、省農科院及安徽農業大學組成的專家團,深入謝家集區唐山鎮,為當地60多名種養殖戶送去科技大餐。
“千名專家服務千村百鎮”活動組織實施后,在全省各市、縣征集并申報示范村鎮所需服務項目,由省委組織部、省農委根據服務項目需求,有針對性地組織專家到各地進行科技服務。
專家團科技服務活動采取集中培訓、現場解答、實地解決問題等形式開展。除農民群眾普遍關心的小麥、水稻等大田作物種植,專家團還特別就唐山鎮施家湖的河蟹養殖給當地農民傳經送寶。
據了解,唐山鎮施家湖從1986年開始養殖河蟹,如今已建成全市最大的池塘養蟹基地。施家湖特種水產養殖中心擁有精養池塘7500畝,養殖戶324戶,年產河蟹約80萬斤,水產年產約120萬斤。
專家團一行傾囊傳授新知識、新技能,充分發揮知識廣博、信息靈敏、熟悉宏觀政策的信息專業優勢,對河蟹養殖中的難點、疑點一一解答,深受養殖戶的歡迎。
邱傳海是在施家湖最早進行河蟹養殖的大戶,現有75畝池塘,其中40畝養殖河蟹。邱傳海說,目前的養殖難點是河蟹個頭不夠大,效益不夠高。他們養殖的河蟹個體只在2兩,價格只能達到20多元一斤,而母蟹個頭達到3兩,價格就能達到130元一斤。養殖專家告訴邱傳海,目前優選的河蟹品種是中華絨螯蟹,施家湖的河蟹品種品質不夠純正,要從種源渠道解決這些,另外,還要引進優質水草,形成養殖河蟹的良好生態,才能取得更大的效益。
專家團表示,今后還將進一步加強聯系,對口為當地養殖戶幫扶帶,建立長效聯系服務機制,積極提供技術及項目扶持。
(記者 張雪峰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