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吉林商業大廈火災奪走19條鮮活生命;13日,正在修繕的清華學堂突發大火,過火面積達800平方米;15日,上海教師公寓特大火災致58人遇難……無情的大火,刺耳的警笛,揪心的數字,暴露了城市消防安全隱患,也在提醒我們時刻莫忘——繃緊安全弦 高筑防火墻
秋冬季節、天干物燥,歷來是火災的高發時段。進入11月份以來,各地頻發的火災事故一再牽動著公眾的神經。那么,淮南目前的消防形勢如何?有哪些安全措施?市民遇到火災該怎樣逃生自救?帶著這些關乎生命安全的問題,日前,記者專題走訪了市消防支隊的防火專家。
在市消防支隊,記者看到這樣一份令人喜憂參半的數據:今年1—10月份,全市共發生火災375起,死亡4人,直接財產損失600余萬元。同比去年,火災起數和直接財產損失數都得到了有效控制。從總體上看,全市火災形勢持續穩定,已經連續26年沒有發生重特大和群死群傷火災事故。
火災形勢的持續穩定,離不開消防官兵的辛勤工作。據市消防支隊政委王建東介紹,每年秋冬季節,全市各級消防部門都要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和消防安全知識宣傳等活動。在今年“11·9”消防日前后,市消防支隊舉辦了由企事業單位參加的消防安全“防火墻”知識競賽,開展了《安徽省消防條例》有獎競答活動,并先后走進中化三建淮南鋼構公司、田家庵區第十六小學、安徽理工大學高層學生公寓樓等倉庫、學校和高層建筑開展消防救援實戰演練,既促進了單位自我消防管理,又提高了師生群眾的消防意識,也鍛煉了消防部隊的應急救援滅火技能。
“上海特大火災事故發生后,省、市政府分別召開緊急會議,通報形勢、布置任務,對各地冬季防火工作進行了深入動員和部署”。市消防支隊支隊長吳宏告訴記者,連日來,全市各級消防部門迅速行動起來,對上東錦城、龍湖路商圈等高層建筑、人群聚集地開展各類消防安全大檢查,并對部分消防設施不齊全、消防通道不暢通、火災報警系統不正常的隱患單位下達限期整改通知。當前,公安消防部門正在全市范圍內開展“皖江圍殲”專項行動,重點圍繞人員密集場所和高層、地下建筑進行明察暗訪,發現問題嚴格依照《消防法》進行查處,行動將一直延續到春節過后。下一步,市消防支隊還將繼續走進農村、社區、學校、企業和家庭,擴大消防宣傳的覆蓋面,并通過加強部隊管理、強化執勤備戰、開展實戰演練等措施,隨時做好“滅大火、打惡仗”的準備。
“今年全市火災統計數據顯示,60%以上火災發生在居民區,說明廣大群眾在日常用火、用電中缺乏必要的防火常識和警惕。而吉林、上海兩場火災之所以造成近80人死亡,也是因為很多群眾在發生火災后不會逃生自救”。采訪中,市消防支隊副支隊長郭從林告訴記者,絕大多數的群死群傷火災事故,都是由于人們在火災面前驚慌失措,沒能采取正確的逃生方法。所以我們一定要在增強消防安全意識的同時,多學習、了解一些火場逃生知識,做到“四個關鍵”。
首先是要及時報告火警,控制火勢;馂某跗谝话慊瘘c較小、區域不大,產生的煙氣和熱量也不多,是組織火災撲救和人員疏散逃生的最佳時機!断婪ā芬幎ǎ喝魏稳税l現火災都應立即報警。我們發現火災后,要在確保自身安全的同時及時撥打火警電話,報告火災發生位置和現場情況,為消防人員撲救火災提供便利。其次是要提前熟悉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在公共場所娛樂消費時,要提前了解安全出口、疏散通道位置。一旦發生火災,可以在最短時間內按正確路線迅速逃離火場。如果發現安全出口、疏散通道被封閉、堵塞,應向當地公安消防部門舉報查處。第三是要懂得在火場里保護呼吸系統;馂闹械臒煔鈱θ送{最大,每年因窒息亡人數占火災亡人數的80%左右。因為煙氣流動速度很快,且包含有大量有毒氣體。我們面對濃煙要用濕毛巾或弄濕衣服掩住口鼻、彎腰前行,緊貼疏散通道快速逃離火場。最后一點,是在面對突發情況時要臨危不亂、沉著冷靜;饒銮闆r千變萬化,有著很多意想不到的情況。比如在高層建筑起火時,當我們身處起火點上層無法逃離,就要上行到避難層或建筑物頂部等待救援;如果房間外面起火無法逃離,應當找東西堵住門縫,防止煙氣串入,并設法呼叫救援人員組織施救。
(記者 陳崇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