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國慶假期將要拉開序幕。9月29日,記者在我市部分商業街、商場走訪看到,幾乎所有商家都在準備國慶小長假期間的商品促銷活動,“一折銷售”、“買一送一”、“進店有禮”等標語、傳單讓人目不暇接。面對琳瑯滿目的商品和商家多重“讓利驚喜”,很多消費者都看花了眼,為此,專家提醒市民理性消費才能得實惠。
9月29日,某商場的銷售經理告訴記者,據他經驗分析,商家促銷商品的目的非常繁多,有的是為了與同行競爭,有的是薄利多銷,也有的是處理余貨,甚至部分商家售出的東西是以次充好。凡此種種,消費者購物時遇到商家促銷的目的不同,所購商品的質量和價格自然也就不同。
市民宮女士告訴記者,“我購買大件商品,一般都要多逛幾家,把同一種商品在價格相互比較,選擇質量相同價格最優的購買。我們家的空調、櫥柜、洗衣機、電動車都是我在法定假日商家促銷期間購買的,省了不少錢。”
“看見便宜就買,我們家的垃圾桶堆著五六個,茶葉都發霉了,柜子里的衣服、皮包有的買回來后甚至一次都沒有動過。”市民張先生向記者抱怨自己的妻子禁不住商家的“誘惑”,購買了許多生活中多余的東西,“我最怕這些假期了”,張先生說。
“我認為十一黃金周期間購物,消費者一定要有主心骨,不能看到降價就想買,生活中用不到的暫時就不要考慮。而一些需要購買的可以貨比三家,甚至和淘寶網上同類商品比比價。像家具、電器等商品可以訂貨的,如果商家的讓利讓到了你的心坎上,完全可以先預定。”擁有十多年商品銷售經驗的岳女士告訴記者。
“購物莫忘索要發票或者購物小票,以便于事后維權。”淮南市消費者協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消費者購買降價飲品、食品時一定要特別留心保質期是不是即將到期,以防商品買回家后沒有食用完即過保質期。”(記者 蘇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