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在老城區采訪時發現,一些街巷的居民習慣把袋裝好的垃圾放在家門口,等積累了幾袋后,再一起扔到垃圾桶里去,問起來都說,“沒有垃圾桶,只好放門口,等有事出去時一起扔掉。”而社區也很無奈,新買來的垃圾桶,沒過兩天就被偷掉,而且有的是被居民當成二手貨被轉賣掉。“有時候,居民的不方便,是自己造成的。”社區主任也覺得偷垃圾桶占小便宜的居民很讓人頭疼。
居民將垃圾堆在家門口
老城區不像新小區有專門的垃圾桶,且老城區的垃圾堆積點比較分散,一些居民圖省事,就將袋裝垃圾丟在門口,等出門時一起扔到垃圾池里面。“我家的垃圾放在我家門口,沒礙著誰的事。”不少居民都這么想,但一天不扔垃圾,垃圾堆在門口的味道還真讓過路行人吃不消,要是遇上個撿廢品的在垃圾堆里“淘寶”,一堆垃圾被弄得七零八落,污水橫流,大家走路都得跨著走。“我現在不怕費事了,多走兩步讓垃圾直接入池,也就多走個3分鐘的路吧,”家住趙圩村的馬大爺,自從門口垃圾被撿廢品者扒得亂七八糟后,再也不把垃圾堆在家門口了。
鄰居為垃圾鬧得不愉快
還有居民為門口垃圾鬧矛盾。八公山土壩孜的李奶奶告訴記者,她家和鄰居家的車庫共用一堵墻,鄰居家每天把小垃圾桶放在車庫門口,他們家不是每天都扔,記得就扔,不記得就不扔,提過意見也沒用。這不,李奶奶的老伴張大爺火了,只要鄰居家的車子停下來,就把輪胎氣給放了,鄰居也不甘示弱,繼續把垃圾堆放在張大爺家門口。最后還是社區出面調解了這件事情。
不方便是自己造成的
一些居民告訴記者,不是不放垃圾桶,新垃圾桶放出去不到兩天就被偷,剩下的這幾只還是專門派人看著的。據介紹,放在小巷里的垃圾桶都是社區向環衛處購買的,一只就要上百元,而有的居民偷回家中,擦洗干凈50元就轉手了。有的社區曾經一個星期被偷過5只垃圾桶。
(本報記者 楊 濤 實習生 張 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