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花與郵票并稱“姊妹花”,素有“小百科全書”的美譽,淮南收藏愛好者蘇先生準備舉辦一場個人火花專題展,讓更多的人了解火花,了解歷史

眾人皆知,火柴上有一張商標紙,被稱為火柴盒貼畫。不過,它還有一個更富有詩意的名字——火花,它與郵票并稱“姊妹花”;鸹ㄓ幸环N淡淡妝、天然樣的質樸,一種絢麗歸于平淡的境界,不僅有一定的藝術價值,還具有珍貴的史料價值和文物價值。日前,淮南收藏愛好者蘇先生又收藏了一批火花,聞訊的好友紛紛上門欣賞,記者也跟隨一飽眼福。
8月4日上午,記者來到柏園南村,當踏入蘇先生的家中時,立即被眼前的場景吸引了,一張大桌上擺滿了各種顏色的火花。方不盈寸的火花上,有著名的黃山風光,有文學名著《紅樓夢》中的“紅樓金陵十二釵”,有栩栩如生的京劇臉譜,有出口國外敦煌壁畫的火花,還有的火花上消防知識教育、科技展示等各方面題材應有盡有。最吸引人的是平常難得一見“文革”時期火花,其構圖畫面是“一片紅”;鸹ㄔO計上多為宣傳畫、廣告畫、漫畫、攝影,火花的圖案多彩多姿,生動逼真。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蘇先生告訴記者,收藏火花的樂趣不在于你擁有了多少珍貴的藏品,而在于收藏過程中發生的點點滴滴。據他介紹,2009年6月份,他來到合肥一公園,準備淘一些文獻資料,當時,他看到一名藏友拿出一批火花,立刻被火花上的畫面吸引,畫面的內容與他的“紅色藏品”很多相似。于是,蘇先生只留下回家的車票錢,一下子買了200多張。從此,他收藏火花的興趣一發不可收。目前,他收藏了上世紀60年代到80年代的火花,近千張藏品。
在現場,蘇先生的一名好友告訴記者,火花是火柴商標的雅稱,它原本是貼在火柴盒上僅起標識作用的商標用紙,是世界收藏界公認的與郵票齊名的“姊妹花”。方不盈寸的火花,不僅能反映出各國風光、風土民俗,還會在無意間忠實地記錄歷史變革、社會變遷,正所謂方寸之間氣象萬千,素有“小百科全書”的美譽。他說,“文革”期間火花存世量非常稀少,當時人們對于火花幾乎沒有收藏意識,存世的老火花少之又少,量的珍稀程度就決定了其昂貴的程度。
蘇先生告訴記者,他準備收藏一定數量后,舉辦一次個人火花專題展覽,以讓更多的人來了解火花、了解歷史。
圖為蘇先生收藏的火花。
(記者 冉 韜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