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市委、市政府《關于實施民營經濟發展“4511”騰飛計劃的決定》精神,日前,市紀委監察局在全市60家民營企業設立優化經濟發展環境監測點,實行入企檢查登記備案制度,開辟了企業訴求“直通車”——
讓監測點成為經濟發展環境“晴雨表”
日前,淮南申華科技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張輝有了一個新的“頭銜”——淮南市經濟發展環境監測點聯絡員。在7月2日召開的淮南市優化經濟發展環境座談會上,張輝與其他59名來自全市各民營企業的聯絡員一起,領到了市紀委監察局頒發的監測點銅牌。
為了整治發展環境,暢通企業投訴、舉報、建議渠道,我市推出了在企業設立“優化經濟發展環境監測點”的創新舉措,以掛牌公開的方式開展監督工作。張輝說:“整治發展環境能讓企業受益,像以前有些部門‘吃、拿、卡、要’的現象我們就有反映的渠道了,我們能把職能部門的工作向市紀委監察局反饋,通過自己的工作為優化發展環境作出自己的一份貢獻。作為被掛牌保護的民營企業,我們更有信心把企業做大做強,為淮南的民營經濟騰飛做出自己的貢獻”。
按照市委、市政府《關于實施民營經濟發展“4511”騰飛計劃的決定》精神,為進一步優化我市經濟結構,壯大經濟總量,轉變發展方式,增強發展后勁,充分發揮民營企業在促進我市經濟社會持續、健康、快速發展中的積極作用,淮南市紀委監察局首批調整確定了60家優秀民營企業為市級經濟發展環境監測點,實行掛牌保護。今后,除省級以上執法機關統一組織開展的專項檢查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檢查、環境保護檢查、安全生產檢查等情況外,行政機關依法對掛牌保護企業進行執法檢查前,應當事先擬訂檢查計劃,并書面報市紀委監察局備案。各監測點主要對全市各級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涉及檢查、收費、罰款及其它工作中,依法行政、工作作風、辦事效率等方面的情況進行監測,提出意見和建議,向市紀委監察局反饋監測信息。
面對企業監測點的監督工作,淮南市工商局、市外商投資服務局、市地稅局等職能部門表示,企業監測點的監督工作將有利于了解企業需求,進一步規范執法行為,強化執法人員的服務意識,為企業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淮南市工商局行政審批科長李軍說:“目前,我們為企業提供了預約服務、延時服務、上門服務等,我們虛心聽取企業的意見和建議,有針對性地改進我們的工作,更好地為企業服務,服務民營經濟的繁榮發展”。
市紀委副書記、監察局局長陳克說,實施了市級優化經濟發展環境企業監測點工作,是紀檢監察機關主動開展優化經濟發展環境工作的行之有效的辦法,監測點將成為反映機關效能和優化經濟發展環境的“晴雨表”。該項工作的推行,不僅能夠強化了職能部門自覺規范行政行為、主動為企業著想的服務意識和廣大企業敢于對濫用公共權力行為的監督意識,而且為紀檢監察機關搭建了為企業排憂解難、保駕護航的工作平臺,必將有力促進市優化經濟發展環境的工作深入有效地開展,把淮南的經濟發展環境進一步的優化和治理好,讓民營經濟迅速發展壯大起來。
(記者 李東華 實習生 趙 鵬)